王春輝
摘 要: 大學英語教學處于重要的轉型期,高中教程水平的提高為教學改革提供了相應的語言基礎及相關要求。經濟全球化對于學生的要求是學生們可以用英語直接溝通,在大學英語改革中應當建立標準的教學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建立資源共享,從英語的性質、教學目標、當前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其他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轉型
1.淺談英語改革的背景
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化背景下,我國迅速加入了全球化及知識化的浪潮中。在當前的時代下,人際交往日趨頻繁,競爭更加激烈,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英語作為世界的通用語言,地位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已然是國際社會中的中流砥柱,對于英語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這加快了教育局方面進行英語教學改革的速度。當前由于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雙方只重視知識的攝入,忽略了語言技能方面的專業技能,教學內容與實際相去甚遠,教學環節枯燥,這些都使得我國高校英文教學效率不高。若想改變現狀,滿足社會的要求,改革刻不容緩。
2.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研究
2.1課程設計的不合理。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一般就是老師授課、學生聽講的模式,很少開設寫作、口語、聽力課,而寫作課之類的專業訓練基本上只在外語系開設。因為學校課程的設計上沒有縱覽全局,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真正掌握的知識很少,這對未來學生的語言實踐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不利的。在學校英語課程設置中,常被大家議論的還是英語的功能性不夠。外語教學中到底是以工具性還是人文性為主,這一直是討論不止的話題。相關專家認為:國際競爭優勢的首要條件就是培養英語方面的人才,在專業領域要有與對手競爭的優勢,同時應當具備專業的國際視角。
2.2應試教育下過于重視成績。
我國英語教學是應試型的教學,很多學校規定沒有通過四六級就不能夠畢業,這就使得四六級考試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大學英語老師教學往往是考什么試就教什么,忽略了學生真正的興趣、發展及愛好。由于教學的目的性及籠統性,使得英語教學中沒有從語言的實際運用及交際能力方面進行考量。
此外,大學英語教學中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傾向,導致很多高校畢業的學生在社會工作中、在有了進行口語交流的機會時卻沒有好好地利用,他們不敢開口,因為在校期間并沒有很好的交流機會。學校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考試成績非常理想,但是真正的實踐能力卻有待提高。
其實學生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本來就是交流,通過雙方的自如溝通與交談,互相交換信息,這才是英語學習的目的。但是遺憾的是,我國英語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是片面追求學生如何通過考試,教學中大搞題海戰術,扼殺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學模式及課程方面的限制,導致英語老師沒有太多時間向學生講述西方的文化背景。學生對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不是非常精通,這對于學生的未來學習是很大的困擾。
2.3師資有限,教學能力不足。
大學英語老師的素質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息息相關,也直接決定學生的英語水平。當前,我國很多英語老師的教學都是憑借多年的經驗積累,而對于當前網絡時代下新鮮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式都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落實、教學理念落后,這些都是英語教學中老師身上存在的問題。畢業后,很多英語老師就直接教學,很少有進行培訓的機會。由于缺少培訓,知識儲備就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及發展的需求。在科研方面,教師的能力也不太樂觀,因為不少老師都是在職稱的壓力下才從事的科研創造的,這就造成了我國科研水平低、創新成果少的現象。當前,我國高校的很多老師仍固守舊的教學方法,學校老師之間也很少有溝通的機會,導致教學方法難推廣,而優秀的教學資源缺少分享的機會,上述因素都影響了我國大學英語老師的發展水平,制約了教學質量。
3.英語轉型時期的改革措施
3.1減輕考試壓力,增加專業英語測試。
大學四六級考試的確推動了教學改革與發展,因為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是一項硬指標。大學期間,很多同學都把時間放在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準備上,他們犧牲了很多專業學習的時間備考。當通過四六級考試后,很多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英語教學任務。這種誤區,嚴重阻礙了改革的推行,為此,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削弱四六級對于學生的影響力,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使得學生能夠在相對輕松地環境中學習英語。同時,學校應當設立相關與專業技能以及口語交流能力相關的英文測試,從而指導學生重視專業英語的學習。學校對于專業英語的重視,對于未來學生在職場競爭中是一個優勢,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加大師資培訓的力度。
英語老師在教學中不能以多年前、尚未更新的知識結構及教學經驗去選擇教學內容,外語老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儲備,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及社會的需求。當前很多學校,尤其是師范類的學校英文課程的設置中,仍然將重點放在通用英文領域,而很少涉及學科領域的學習,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專業的知識學習背景,導致大學英語教學無法順利更新與轉變的巨大障礙。當前,英文教學改革應當不斷更新觀念,加強師資的培訓。同時,在高校的英文專業及學術領域內加強相關課程的開設,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根據學習興趣及學校的專業設置選擇英語的學習方向。
此外,在當前的學科改革中,欠缺專業知識也是大學英語老師進行專業英語學習的障礙,對于英語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阻礙了學校開設雙語教學。英語專業老師可以與學校的一些外教互相交流切磋,提高英語教學能力。
3.3因材施教,發揮優勢。
大學一二年級的英文教學應當以英文綜合教學為主,繼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及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此外若是課程允許,學??梢蚤_設泛讀教程。所謂泛讀教程,包含的面非常廣,英語、語文、數學、歷史、政治、地理等全部涵蓋其中。泛讀教程將語言技能及學科知識有機融合,能夠激發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科專業知識的興趣,同時學生能夠提高英語語言水平,為專業化的英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一二年級的基礎學科的學習后,學生已經擁有了英語專業學習的基礎能力。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已經通過了英語四六級的考試,在沒有考試壓力的時候,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英語,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校應當開設專業化的英文選修課,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的交流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耿延宏.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研究生英語教學轉型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146-148.
[2]王立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由通識英語向學術英語轉型中寫作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4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