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佩康
摘 要: 在新課標改革中,強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數學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開展一些教學性的數學游戲,對于數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過分析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結合實際情況,探究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 數學游戲 小學數學教學 實踐應用
數學游戲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的教育活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把數學知識和游戲活動結合在一起,數學游戲就是把數學知識寓于游戲中,這種教學方式以其獨特的風格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不是教師按照原有計劃機械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進行創新調整。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應該關注生長、成長的整個生命,要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一、整合教學資源,增加趣味性
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就是將各種教學資源、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使各要素產生聚集效應,深化數學學科教學,順應課堂教學的改革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愛好和思維能力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數學教學活動,讓數學知識更生動形象,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新課程改革提倡要對課堂資源充分合理利用,為了使小學數學課堂更開放、高效,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數學課堂中數學游戲的開展提供實踐的模擬情景和活動氣氛,有利于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多媒體以其豐富的表現性,快速高效地傳遞信息,共享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為加大課堂容量提供很好的前提條件。其次,要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數學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與各個學科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其他相關學科,并將現代的科技、人文、環境等融合在教學游戲中,有利于學生學到比較全面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培養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學活動要與生活經驗貼合,一位教育家曾說:“數學教育應該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在一起,學習有活力、活生生的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游戲時要結合生活,開展生活化的數學游戲,返回生活本質,可以說小學生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充滿好奇。教師應該緊緊抓住這分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達到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在數學與生活間架起橋梁。
二、制定合理目標,創設有效情境
教師設計游戲必須有針對性,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有重點地把握知識的難點、疑點,在學生學到課堂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在創設游戲時,必須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不是每個游戲都適合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游戲的基本要求就是使學生學到知識。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創設的游戲情境要與生活實際相符合,讓學生產生共鳴;所創設的情境要在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創設游戲情境,就是讓學生置身真實的場景中學習,讓學生學到課堂知識和技能,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數學教學是一項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上課之前對教學任務作清晰的安排,這就是對教學的預設,教學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課程專家指出:“新課程改革應該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后,進一步提高了對教學預設的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對課堂教學活動做好分析,有開放的思想觀念,準確地把握教材,全面對學生進行了解,有效開發資源,使教學資源盡可能在教學預設之內,為小學數學游戲在課堂中的有效進行提供前提條件。教師在進行教學預設時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適當改編,在設計教學預案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合理確定教學目標。
三、師生共同參與,提高互動性和參與度
在教學過程中,游戲必須是個全員參與的活動,教師要兼顧每一個學生。對于學習有積極性,游戲參與度高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對于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加強引導,讓每個學生都在游戲中體驗到數學教學的樂趣,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學生成為游戲的主人。如果只是少數人參與的游戲,那么就失去游戲設計原有的意義。要使學生在游戲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應在課前設定好游戲目標和游戲方案,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完成教學游戲,同時,教師作為活動的參與者,應該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和學生平等交流,在游戲中互動學習,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并合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遷移,收到學習效益。教師可以在游戲之后讓學生進行總結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必須注重游戲過程,并加以引導調控,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多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在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的基礎上,更要重視過程和學習態度的培養。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要用多種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數學游戲能夠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顯杰.游戲與藝術——席勒“游戲沖動”說的合理內核、歷史局限與文化意義[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2(02).
[2]林朝煌.淺談數學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0(02).
[3]王小青.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秀教育論文集[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