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杰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歷史教學發生巨大改變。教師授課方法在不斷革新,并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增強課堂教學動力,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主動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培養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又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面。因此,小組合作模式有助于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小組合作 高效課堂
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有一根粉筆、一面黑板,滔滔不絕地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灌輸,使學生昏昏欲睡,對歷史喪失學習激情,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師應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實施小組合作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主動分析并解決問題,培養合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對學生長遠學習非常有利。
1.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設計
1.1合理分組。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主體是學生,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后,根據學生成績、性格特點及能力劃分不同小組,使每個小組成員分配合理,做到優勢互補。分配小組成員后,對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培養有能力、有團隊精神及責任感強的學生作為此學習小組的組長,之后根據小組其他成員的不同特點,選出此學習小組的整理員、匯報員及記錄員等。對小組成員進行分組時,切記要分工明確,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其工作要求[1]。
例如:下節課要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點,每個小組的組長應在課前分配學習任務,讓A同學尋找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的資料,B同學搜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C同學搜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過程,D同學搜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對當時人們造成的影響,E同學尋找一些相關圖片、音頻及視頻,使大家更直觀地感受戰爭場面,組長分配學習任務的同時保證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組長在教師授課前整合完同學們搜集的資料。小組合作學習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既增強課堂互動性,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效課堂構建。
1.2營造和諧學習氛圍,促進小組合作順利實施。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組學習氛圍會影響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若該學習小組學習氛圍濃郁,則每一位成員都會受其影響,學習斗志高昂,刻苦努力學習,及時完成組長分配的任務。因此,要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不僅提高效率,還可培養團隊意識[2]。
例如:在“英國工業革命”相關知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原18世紀英國現狀,并將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引入課件,以此引出工業革命。隨后介紹工業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原因等。介紹完本課重難點,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完成相關問題,如工業革命爆發后,英國出現了哪些新興產業?工業革命的爆發主要推動了哪些國家的工業發展?對其有哪些影響等問題,通過激烈討論,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小學合作學習順利實施。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自主理解并分析該問題,使學生真正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點,將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2.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首先,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摒棄以往灌輸式教學,教師不再一味地講解抽象的歷史問題,使學生難以理解,并認為歷史枯燥乏味,從而厭惡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由學生自主搜尋有關信息,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3]。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解決學習問題,學生得知不足與擅長,并可以從中獲取寶貴的學習經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最后,小組學習一方面可以學習課本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由此吸取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信心。另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構建起了初中歷史高效課堂,促進了初中歷史教學工作順利實施。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產生學習信心,從而高效掌握課堂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真正做到學為己用、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團隊精神至關重要,每位學生都是小組的一份子,以小組榮為榮,以小組恥為恥。每位學生為解決同一個問題而努力,互相幫助、扶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實現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葉萍.基于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與社會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6(20).
[2]劉彬.初中歷史興趣教學研究[J].知音勵志,2015(20).
[3]戴必文.初中歷史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