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志
摘 要: 教學在某一層面上被看做是一門藝術,而地理學科又是一門融入生活的綜合性藝術。基于此,作者以活化造型藝術,提高讀圖能力為前提,具體闡述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引入藝術元素的策略。
關鍵詞: 藝術元素 初中地理 讀圖能力
一、引入繪畫藝術,活化地圖內容
地圖能力是初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專業技能。其中,長時間形成的繪畫藝術呈現出色彩紛呈的局面,將其合理應用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技能。通常情況下,繪畫藝術處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輕重虛實,活化地圖。將繪畫藝術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其主要是利用繪畫過程中線條的虛實、輕重和色彩的明亮度差異,將部分地理知識所涉及的地圖、圖表畫活,以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1]。例如:在學習《地形雨的形成過程》《地球的公轉運動》的過程中,利用普通的掛圖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便可以利用繪畫藝術繪制圖形,讓地圖更加形象生動;其二是重彩對比,啟迪思維。在地理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將課本地圖和板圖相結合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練習過程中觀察得既準確又迅速,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識。
二、引入語言藝術,增加課堂趣味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進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初中地理課堂中,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中掌握地理知識。然而,由于地理學科知識具有文理綜合性、地域性、實踐性和空間性等特點,這又決定了地理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語言必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2]。因此,將語言藝術融入地理教學過程中,對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修辭是語言藝術中應用較多的一種,其形象生動、充滿情趣的語言能夠大幅度增強語言感染力。通常在地理課堂中使用的修辭方法包括:其一,比喻。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對部分教學內容使用形象而生動的比喻句進行表述,不僅能夠讓復雜、深奧的教學內容變得牽線易懂,而且有利于深度啟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有效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緒,開發學生智力。例如:在學習“我國行政區劃分中主要包括省、縣、鄉三級行政單位”的知識點時,老師在表述過程中便可以將其比喻成為學校內部的年級、班級和小組,有利于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省、縣、鄉三級行政單位之間的關系。再如:學習《地層與構造》的知識點時,其一老師可以將化石比喻成為文字、地層比喻成書頁,而整個地理環境的全部演化史則可以比喻成為一部完整著作;其二,夸張。使用夸張句將涉及的地理知識夸大或縮小地描述出來,使語言活潑有趣。例如:一句“整個宇宙空間中,地球只不過就是滄海一粟”,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整個宇宙的大和地球的小;另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準確形象地說明了黃河水的源流狀況及整個自然界水循環的規律;其三,擬人。
三、整合表演藝術,培養地理情感
(一)引入歌舞,激情引趣。
將歌舞引入初中地理課堂,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背景音樂,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例如,講述俄羅斯的文化特征時,可以播放一段相關背景音樂,烘托課堂氛圍;其次,以歌曲導入,喚醒情感。例如:學習《河流》一節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長江之歌”,以歌曲動人的旋律和氣勢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中;再次,采取歌舞并舉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學習《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我國的民族》時,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少數民族歌舞,讓學生深入感受祖國各個地區的文化差異。
(二)涉入小品,自主探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表演平臺,有效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課堂學習中。其中,當前初中地理教材中適合編制成課本劇的題材包括巴西熱帶雨林的保護問題、新城區建設、傳統工業園及西雙版納的旅游發展策略等,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點。
(三)影視播放,創設情境。
為了將藝術元素更好地融入初中地理課堂中,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影視視頻,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不同的課堂體驗,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但是,老師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應該切忌流于形式,而是應該結合教材內容,注意視頻播放的頻率和音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感受空間。同時,老師可以在播放視頻之前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水平。
例如:在學習《南極洲自然環境特征》時,老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關于南極洲景觀的視頻。視頻中呈現蒼茫雪海和冰蓋及冰川在雪風吹拂下發出的聲響,這種視聽結合的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南極洲的自然環境特征。
四、結語
教學在某一層面上被看做是一門藝術,而地理學科是一門融入生活的綜合性藝術。然而,通過實踐證明,將繪畫、語言和表演等藝術元素合理融入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地理課堂學習中,從而有效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權.現代地理課堂不能忽視“三板”教學[J].地理教育,2014(Z1):120-120.
[2]林楚云.初中地理教學語言藝術探索——角色反串及其語言引入[J].汕頭教育,200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