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亮 張曉東 葉天語 甘志剛 沈忱
摘 要: 嘗試教學法歷經4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完善、系統的教學理論,已成為大家認可的中國特色教學流派,在廣大中小學乃至國外都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卻未見嘗試教學法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我們通過實踐研究歸納總結了大學生存在的共性缺點,如自主性差、學習方式單一、創新能力弱及動手能力差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要求,將嘗試教學法應用于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 嘗試教學法 大學物理實驗 大學生學習特點 教學改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來,各國的現代化教育進程明顯加快。盡管因各國的文化背景、教育傳統有所不同,其教學改革各具特色,然而面對相同的時代背景和挑戰,在教學方法改革上呈現出一些共同點[1],如:教師授課不再采用注入式講授方式,而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技巧,鼓勵一起探討,樂于采用討論課的形式傳授知識,重視討論與交流,重視培養創新能力,重視個性化。而我國大部分大學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驗課仍延續以教師為主導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大學生呈現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缺點,因此研究大學生的學習缺點并針對其特點采用一套有效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學習存在的缺點
經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調研發現,目前我國大學實驗課程基本是以教師為主導[2],一般是由教師講解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數據記錄與處理等內容。然后演示實驗過程,最后甚至把實驗數據演算一遍才由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僅僅是學生重復,使學生既沒有動腦思考,又沒有解決類似問題的應變能力,更不用說在實驗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經過我們課題組多位教師多年來對大學教學改革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學習普遍存在以下缺點:(1)自主性差;(2)學習方式欠缺多元化;(3)創新能力不足、動手能力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應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擺在第一位[3]。新世紀大學生應具有突破藩籬的創新品質,而在實驗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學習模式習慣應試教育模式,死記硬背,動手能力弱。
二、嘗試教學法應用于大學課程的必要性
嘗試教學法的創始人為邱學華先生,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提出嘗試教學的設想,歷經40多年嘗試教學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系統的教學理論,已成為大家認可的名副其實的中國特色教學流派[4]。嘗試教學法雖以小學為實驗對象發展而來,但其作為成熟的中國當代特色教學流派之一,其適用范圍不應局限于中小學,也應在大學教學改革中普遍推廣。
首先,嘗試教學法所提倡的“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符合大學教學改革的目的與需求[3]。可成功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的慣有模式中迅速轉變為主動學習,可快速引導大學生進入創新式學習模式。
其次,嘗試教學法歷經4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其教育教學理念、教學程序成熟,易于操作。
再次,有利于向國際教學模式轉變,積極推動人才競爭。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實驗課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于我國學生。提倡嘗試、鼓勵思考,這與嘗試教學法所提倡的思想一致,而我國大部分大學教學仍延續以往的教師講授式教學方式,這不利于未來的人才競爭。
綜上所述,嘗試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大學生以多元化方式學習、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符合國家當今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我國人才培養。
三、嘗試教學法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在嘗試教學法的指導下,本課題組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構建了一系列嘗試教學模式,通過實踐,已形成較成熟的“嘗試—創新”教學模式,其基本教學模塊可分為:
1.針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合理選擇嘗試目標,設計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任務,建立以教師為指導者、咨詢者的教學模式。
2.主體嘗試階段:對學生進行分組,便于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協作,進而從不同角度嘗試解決問題、進行嘗試練習。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實驗中學習,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補充講解、規律總結。
4.以稍有變化或采用思考題形式提出問題,再次嘗試,通過再次反饋使所有學生真正透徹地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5)通過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例如大學物理實驗中“轉動慣量的測量”、“弗蘭克—赫茲實驗”、“光譜分析”的理論知識與大學物理中的“剛體的轉動”、“原子的能級躍遷”、“衍射光柵”三個章節相對應,可通過實驗啟發學生進行拓展練習。
四、結語
本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特點:(1)將嘗試教學法應用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使嘗試教學理論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使其實踐基礎更豐富;(2)使大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會做”,實現從傳統教學到現代教學的轉變;(3)針對大學生學習存在的自主性差、學習方式多元性不足、缺乏創新性等特點,將嘗試教學法應用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中,體現從知識技能、思維方法、探索創造這三方面構成的三維度的現代物理教學觀。
這一成果也可以推廣應用到其他大學課程中,我們今后會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模式建構、教學理論研究上繼續深化,將實驗訓練與理論啟發有機結合,促使大學教學改革理論更豐富。
參考文獻:
[1]陳樹蘭.淺談國外高校教學方法改革現狀[J].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4).
[2]金丹青.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專業大學物理實驗的教改實踐[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3]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DB/OL].www.gov.cn,2010,7.
[4]蘇春景.嘗試教學理論對當代中國教學論學科建設的貢獻與啟示[J].中國教育科學,2015(3).
本文受浙江工商大學校高等教育研究課題(Xgy16062)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