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紅
[摘 要]幼兒教師在兒童成長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幼兒教師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目標,也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需求。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必須以現代學前教育發展、職業需求及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為出發點,重新定位培養目標、整合音樂課程,培養具有幼教型、實踐型、應用型、創新型等綜合教育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構建
一、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的建設
1.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完善的課程體系首先要明確科學合理的目標系統,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目標,是制定本課程教學計劃、課程組織、教材選擇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必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課程目標應該根據培養目標在學科內容的基礎上更加具體化。同時,音樂是情感藝術,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培養該專業的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并在今后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培養更多具有較高音樂素質的幼兒,是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學生個體的發展總是與社會發展交織在一起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個體發展總是與社會對該專業學生的需求緊密相連的,脫離了社
會談學生的發展是不現實的。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目標的確立中,應充分考慮社會對該專業學生在音樂素養上的要求。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科學的音樂課程體系建設要做到學生全面發展、社會實際需要和培養學生音樂素質三者有機的結合。
2.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建設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應面向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際,以本專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原有基礎為依據,樹立通識教育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理解他們在接受知識過程中所表現的差異,使其音樂能力得以全面、均衡的發展。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設置上應當突出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立足于學前教育的需要,大膽進行音樂課程改革,使音樂課程體系建設更加科學化。
二、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體系建設
1.整合課程內容,開設音樂綜合課程。綜合課程的觀念是針對學科課程的分科設置傳統及其缺陷而提出的,體現了現代哲學和科學方法中的系統論思想,也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本著學科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倡導的“整合”“滲透”的理念,將相關課程知識有機整合成綜合課,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例如,聲樂綜合課程可將視唱練耳、聲樂基礎理論與演唱技術、聲樂作品鑒賞與分析、幼兒歌唱教學、合唱與指揮等內容整合起來,在抓好聲樂技術訓練以及掌握音準、節奏和表演技能的基礎上,同時向其他方面擴展;器樂綜合課程可將器樂基本知識與作品鑒賞、鋼琴演奏技術與理論基礎、幼兒歌曲即興伴奏與編配、幼兒打擊樂編配與組織等內容整合起來,通過器樂基本知識、作品鑒賞與鋼琴演奏技術訓練的融合,為器樂合奏的分析、編配、組織奠定基礎。由于這種綜合課程是建立在多種學科基礎上的,所以學生能在對音樂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學到相關的知識技能,有利于教學活動“由點及面”地展開,也有利于保持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2.拓展學習廣度,創設藝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近年來,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廣大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探討和好評。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綜合性的實踐學習,由“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實踐”,它改變了“學生單一的知識接受性學習活動方式或生活方式”,“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這里所說的藝術綜合活動課程,正是借鑒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具有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點,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緊緊圍繞音樂各學科知識綜合運用這一中心,而設計開展的藝術綜合教學設計與活動實踐。在具體操作中,可以從幼兒園音樂、語言、美術的綜合教學設計與實踐,計算機與幼兒音樂、舞蹈音樂的創編,音樂教育軟件的應用和制作等方面設計選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與內容,把知識拓展、理論提高、實踐探索和能力增強有機融為一體。實踐證明,在學前教育專業高年級段開設藝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技能學習、加強音樂知識綜合運用的整體認識與體驗,更為他們創造接觸社會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延伸學習深度,廣設音樂選修課程。必修課是全體學生必須達到的共同目標要求,滿足學生從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要求。而選修課則可以為具有不同才能、不同潛力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如開設鋼琴、吉他、手風琴以及民族樂器方面的技能選修課,能夠滿足那些在藝術技能方面有潛質的學生的需要,為他們提高自己在器樂演奏方面的特長創造條件;開設合唱指揮、MIDI作曲、樂譜打印等實踐性、操作性選修課,可以滿足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音樂應用能力;開設音樂欣賞、音樂史、流行音樂等知識性、趣味性選修課,可以宣傳普及音樂知識,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等。當然,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幼教事業發展水平的差異,開設的選修課的內容和形式也應靈活多樣。
4.突出能力培養,加大實踐教學環節比重。教師的職業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和訓練。適當加大學生在校期間到幼兒園觀摩、見習、實習環節比重,通過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教學實踐能力,是音樂課程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一是增加課程見習環節,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拿出一定的課時安排見習活動,就某類音樂技能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進行觀摩與體驗;或聘請幼兒園教師指導學生熟悉和組織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在參與幼兒音樂活動中增加感性認識,可以有效增強學生音樂技能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二是把學生社團、實踐活動納入課程體系,定期舉辦各類音樂技能競賽活動,通過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應用能力。三是加強對教育實習、頂崗鍛煉活動的指導。突出抓好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安排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實習指導,組織好聽課、集體評課等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到幼兒園參加頂崗鍛煉,在幼兒園教師的指導下獨立組織幼兒音樂活動等。四是運用微格教學法進行音樂教學技能訓練。利用微格教室模擬教學場景和情境,體驗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實際狀況,以實現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對教學比較熟悉,能更快地適應教師工作。
參考文獻:
[1]李麗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課程結構整合探究.《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年09期.
[2]公琳琳,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前藝術教育指導現場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
[3]王建.推進藝術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幾點建議[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