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喜艷(黃淮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基于移動技術的大學生非正式學習策略研究
范喜艷
(黃淮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摘 要: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技術影響了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時代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的重要群體,非正式學習成為其獲取知識和資源的重要方式。本文針對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非正式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基于移動技術的大學生非正式學習的途徑,旨在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非正式學習提供指導與建議。
關鍵詞:移動技術;非正式學習;策略研究
信息時代,網絡學習、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相繼出現,突破了傳統的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更容易隨時獲取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知識的快速更新,使得人們必須積極主動的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學習方式來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進入大學之后,除了課堂正式學習之外,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非正式學習。由于傳統的學習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非正式學習成為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這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同時也提出了挑戰。本文針對大學生在非正式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策略,旨在為改善大學生的非正式學習效果提供指導。
(1)正式學習。學者朱琳認為正式學習是指在確定的時間和地點中,教師根據提前準備好的教學內容,通過培訓、講座、報告、討論等形式為學習者答疑解惑。也可指通過學校組織、課堂授課、報告講座等形式實現的學習形態,是有計劃、有明確的目標和知識體系,并根據系統性的學習材料實現的[1]。
(2)非正式學習。指在非正式學習時間和場所發生的、通過非教學性質的社會交往來傳遞和滲透知識,由學習者自我發起、自我調控、自我負責的學習,通過自我指導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活動。主要指做中學、玩中學、游中學,如沙龍、讀書、娛樂休閑等。具有學習時間地點不確定、學習形式豐富多樣、學習獲得社會性等特點[2]。
網絡非正式學習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但是,部分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擾,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偏離最初的學習目標。同時,網絡資源豐富多彩,部分學生在海量的信息中難以有效的檢索、選擇、處理所接收到的信息,無法屏蔽無效信息的干擾,同時加之對網絡的監控管理力度不夠,網絡有害信息會對大學生造成很大影響,這使得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容易迷失在網絡里,這也是造成大學生非正式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或指導,大學生在面對形式多樣的網絡學習平臺時無法有效的選擇或使用。很多學生通過移動設備關注微信、微博、博客、論壇等平臺,但是無法有效的選擇與正式學習相關的網絡主題資源進行學習。部分網絡學習平臺要求學習者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及時反饋信息、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成員之間互動交流,但是很多大學生往往對其興趣不高或者不夠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非正式學習的有效性。
(1)學生加強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在新媒體時代,由以課堂學習為主的單一學習模式逐步轉變為多種學習方式并存。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的去適應網絡學習環境,有意識的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學生可以通過制定學習計劃,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自我管理,隨時調整學習進度,自主開展網絡學習。要端正學習態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加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規劃,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主動學習意識,合理高效的利用網絡資源開展非正式學習。
(2)學校、家庭、社會加強管理與引導。網絡非正式學習資源的豐富與否、搜索和管理網絡資源的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是否能夠有效的開展非正式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和培養學生辨別、篩選、管理網絡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在開展非正式學習時能夠得心應手。教師作為主導力量,可以在課堂學習評定時,將學生的網絡非正式學習能力作為其中一部分,以合適的形式融入進來。通過改革課程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改善非正式學習效果。[3]同時,家長應關注學生,鼓勵和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教育。另外,社會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力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上存在的大量不良信息進行技術監控,盡量屏蔽或減少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影響,以綠色網絡文化影響和感染學生。
(3)構建網絡學習社區。互聯網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信息交換,信息更新速度快、成本低、存儲量大。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高校間的網絡學習社區,利用網絡社區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非正式學習。比如把網上最新的學習資源下載保存到學校的數據庫中供學生查閱。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和任務或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網絡獲取相關學習資源,同時把自己的學習心得、經驗上傳至網絡,供成員學習借鑒。學生還可根據自己學習所需對學校網絡管理部門提出建議。學校根據學生的反饋來擴充自己的數據庫,構建網絡學習社區,豐富學校網絡學習資源庫。
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網絡成為人們獲取知識、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平臺。非正式學習作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大學生能否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非正式學習,成為衡量大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參考。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非正式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高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非正式學習的策略,對于重新審視非正式學習的意義,構建大學生非正式學習的有效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國華.基于微型學習理念的網絡課程微型化設計與實現——以“現代教育技術”網絡課程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4(7):89-94.
[2]汪莉園.基于非正式學習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1(7):28-30.
[3]付麗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網絡非正式學習現狀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6):27-30.
此文章為河南省2016年度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教師教育信息化及課程整合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6-JSJYYB-187)成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187
作者簡介:范喜艷,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