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萬韜
摘 要: 生物化學是本校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學生普遍認為內容抽象晦澀、基本概念較多、生物代謝進程之間的關聯復雜,難以系統理解和全面掌握,加上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使學生逐漸喪失對生物化學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習掌握上存在極大困難。本文從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整合等方面對生物化學教學進行探討,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生物化學 教學方式 教學改革
生物化學是本校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以介紹蛋白質、糖類、脂類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探討其在體內的進程及結構和功能相互聯系為重點內容,學生普遍認為內容抽象晦澀、基本概念較多、生物代謝進程之間的關聯復雜,難以系統理解和全面掌握,加上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因此,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方面應進行相應的探索改進,從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內容的優化、教學方法的整合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對于強化我校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培養的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有利于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1.轉變教學理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容易落入權威教學的怪圈,即教師教學的都是對的,學生應該無條件聽從,其實,真正的大學課堂教學不是一名教師的教學,而是師生互動共建的教學。“滿堂灌”和“一言堂”的舊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當今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創新等方面的能力。
2.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授課內容的趣味性
教學內容專業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教師講得不亦樂乎、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的現象,這很容易讓學生認為生物化學就是晦澀難懂、課程難度大、缺少趣味性,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保證。任課教師要及時關注生物化學前沿知識,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系統,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3.整合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型人才
生物化學內容抽象晦澀、概念繁多,生物化學中新知識、新技術、新研發領域日新月異、發展迅速,傳統的講授法已經難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并融會貫通,任課教師要善于根據任課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具體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互動,調節課堂氣氛,改變“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法,切實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作為指導思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3.1疑問式教學
愛因斯坦曾說,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會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疑問式教學法重在倡導和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探索、積極質疑的素養。對于此類方法,可以結合當前熱點問題,如2015年引發熱議的被稱為“三無”的科學家屠呦呦,她于2011年9月發現了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借此就可以提出物質分離提純所運用的手段。
3.2啟發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采取灌輸式,然而這樣的教學形式并不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因此,應該對傳統教學方法“揚長避短”,發揚其優點,避免其缺點,在課堂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問題導向啟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究,不斷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啟發式教學要選準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問題,結合生動形象的案例,提出極具啟發性的問題,循循善誘,帶領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
3.3討論式教學
課堂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教師的“滿堂灌”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大學生,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特別受到學生的青睞,教師要善于將教學內容和客觀實際(如學生的特點)等結合起來分析,積極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在備課過程中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列出若干經典案例或問題,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適時展示給學生,并提出相關的要求和目的,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抽取學生代表亮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最后再由教師點評提升。
3.4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智能手機、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帶來的課堂教學的變革也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更多的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走進大學課堂,是大勢所趨。在運用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將現有資源與開發新資源相結合。現有的資源如國內外點擊率較高的熱門網站及論壇,網站上下載到極其前沿的研究論文、論壇中也可以獲取比較前沿的觀點。如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Springer link等點擊率較高的網站;生物秀、生物谷、小木蟲、丁香園等活躍度較高的論壇網站;Nature和Science兩個著名刊物的官網也是獲取資源的重要網站,應該予以重視;微信公眾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網絡資源,如生物探索、賽先生、華大基因、生物在線等公眾號。除了運用現有的網絡資源以外,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開發新的生物化學軟件學習平臺或者相關游戲。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可以有效拓寬師生視野,打破教學的局限性,及時了解生物化學的前沿技術,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探索能力的培養。
3.5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并重
生物化學屬于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而不是純理論的學科,適當實驗才能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脫離試驗的生物化學教學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特別是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動手能力的培養更是成為生物化學教學觀念的核心目標之一。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一定要統籌兼顧,切不可顧此失彼,要將二者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等。同時,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要保持同步,不可超前更不能過于滯后,否則將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鞏固。
4.結語
生物化學雖然枯燥難懂,但是通過分析學科的特點,分析學生的特點,分析教學方式的特點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輔以合適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在實踐中才能不斷強化生物化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