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翔宇
摘 要: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工會組織如何在推進公司又好又快發展進程中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各級工會組織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工會;工作;企業;和諧;發展;環境
長期以來,工會工作的領域主要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工作對象主要是企業在職職工和市場化用工。從目前的情況看,相當數量的提前退養人員、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臨時性和季節性用工游離于工會組織之外,工會的群眾性特征并未得到充分體現,部分基層工會組織發揮作用不強,新建企業工會工作明顯滯后等。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工會組織如何在推進公司又好又快發展進程中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各級工會組織面臨的新課題。
一、加強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為履行維護職能提供先決條件
各級工會組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上級工會組織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圍繞黨的大局開展工作,這是做好工會各項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是工會干部講政治的重要體現,是工會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黨對工會的領導,對做好工會工作起著把關、定向、導航、鼓勵和支持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的高度,充分認識貫徹落實這些精神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不斷增強貫徹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并把這些精神和要求認真地落實到工作中去。基于這一點,企業各級工會組織要堅持在黨委的領導下,圍繞黨委和行政的各項工作部署,認真履行工會基本職責,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和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和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努力工作。
二、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為履行維護職責提供堅強保證
具體講,要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力結構問題。從目前企業整體情況看,各級工會組織專職工會干部相對缺乏,這對工會組織依法獨立開展工作不利,對工會組織依法維權帶來消極影響。因此,要在保持工會組織的依法獨立性的同時,應在工會干部人力結構上進行調整,形成“金字塔”型的自上而下的人員分布格局。打牢工會工作基礎,有了牢固的基礎才能源頭參與,才能切實維權;二是思想感情問題。目前,少數基層工會干部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認識不清,導致自身角色錯位,在職工中失去信任,失去感情,損毀了工會干部的形象。因此,工會工作者要熱愛工會事業并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要對廣大職工抱有深厚的感情,真正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敢于維護、善于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是工作能力問題。要通過對工會干部的培訓來提高其業務水平,通過開展“學習型工會”創建活動,鼓勵廣大工會干部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增強工會干部的學習力、創新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職工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重視和發揮職工代表大會民主管理主渠道的作用,把好企業重大決策的審議出臺關。源頭參與、政策維護對于保持企業的穩定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工會組織要代表職工積極參與企業高層“立法”和決策,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措施,要充分利用職代會進行民主決策,集中職工智慧,保證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確保方案的實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二是下大力氣搞好廠務公開工作,進一步豐富內容,規范程序,務求實效。實行廠務公開、民主監督是凝聚人心、密切干群關系的有效手段。改革的深入使職工對利益的分配更加要求公平合理,如不將職工關心的問題和解決的過程及結果公開,不讓職工參與監督,其間出現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必然會引起職工的不滿,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因此,要牢牢抓住廠務公開這一關鍵環節,引導職工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要通過監督,真正使干群之間感情得到溝通,認識得到統一,矛盾得到化解,進而促進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四、進一步加大協調勞動關系的力度,營造企業安定團結的發展局面
協調勞動關系是《工會法》賦予工會的重要職責,是我們工會組織目前的工作重點。第一,要堅持整體維護的原則,大力推行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制度。平等協商是勞動關系市場化、契約化的重要標志,集體合同是企業和職工之間勞動關系的總體規范,因此,推行這項制度是工會參與調整企業勞動關系的最有效機制和辦法。要從戰略性、基礎性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在與行政平等協商,簽好集體合同,把職工的權益固定化,避免和防止無序的勞動沖突,從整體上保證職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第二,要堅持超前參與原則,積極建立勞動關系預警制度。增強未雨綢繆的意識,在疏通信息傳播渠道,加強工會信訪工作的同時,注重深入基層,深入改革實踐,進班組到家庭,了解企業實施改革后的情況,了解職工的生活狀況和存在的困難,了解職工中存在的熱點、疑點問題,摸清職工的思想脈搏,要防患于未然,力爭把工作做在前面,研究企業內部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對發生事件的苗頭或可能出現的態勢,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時做出理性的預測,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配合黨政把矛盾化解于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第三,要堅持重在預防的原則,加強群眾性的勞動執法監督和檢查。定期組織職工代表對企業的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糾正違章,排除隱患,保護職工身心健康,保證集體合同的履行和兌現。
參考文獻:
[1]杜樹強.工會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優勢和作用[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7(5).
[2]錢中華.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工會工作[J].兵團工運,2008(5).
[3]李玉坤.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工會工作[J].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報,2014(4).
[4]郭秀祥.以人為本、做好工會工作構建和諧穩定的企業環境[J].理論學習,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