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
摘 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少先隊德育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它要求我們每一名少先隊輔導員,與時俱進,認真實踐,用生動的行動來加深和增強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小學階段的德育是學生良好品質形成的基礎,需要少先隊輔導員付出艱辛的努力,下面筆者結合《論語》中的德育管理思想談一談如何更好地對小學生的德育進行管理。
關鍵詞:《論語》;少先隊輔導員;德育管理
孔子在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其教學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實踐仍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素質教育的宗旨之一是整體性原則,讓學生在全面和諧發展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同時更要重視道德素質的培養,道德品行的修養,教育者要做的不僅是教書,更要學會育人。孔子多年從事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在人才培養和教育方法上留給我們少先隊輔導員許多珍貴的可取之處。
一、重視德育管理
黨的十七大提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十八大進一步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為德育工作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也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孔子非常重視德育管理,在《論語·為政》中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儒家的“為政以德”,就是倡導管理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對被管理者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如果少先隊輔導員能成為那顆居其所的北極星,學生就會像其他眾星一樣追隨他,在正確的引導下,朝著目標前行。德育管理思想可以說是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同時作為一名少年兒童管理者,在思想品德上,要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4]”的精神。孔子提出的“以德育人”、“以德治國”,都體現了德育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二、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養
要提高管理者的道德修養,具體做法有:自我反省問題,自我糾正錯誤--“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5]”;樹立積極榜樣,做出正面引導--“見賢思齊[6]” 在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少先隊工作者應積極完善自身素質,以高尚道德來影響學生,當好學生的指引者;嚴格要求自己,尊重愛護學生--“既往不咎[7]”;躬行教育實踐,及時作出反饋--“聽其言而觀其行[8]”。少先隊管理者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9],以德服人,只有自身德才兼備,管理效果才會顯著。要大力推廣“德育少先隊輔導員制”對少先隊員實施個別教育的個性化服務,對每一名學生的內在潛質做出引導和開發。
三、要著眼于學生的“德育需要”
“德”包括學生的全部的“心性”,也是學生內心道德的展現。只有當德育管理中的精神元素與學生心靈缺失的“道”相吻合,同時能夠借助某種力量滲透到學生的心靈,進而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的時候,德育管理才能發揮其最大效力。因此,德育管理要著眼于學生的“德育需要”少先隊輔導員做德育工作一定要掌握好學生的心靈缺失,從根本出發,找到問題的起源,對癥下藥,這樣才發揮德育管理的最大效力。作為少年兒童管理者首先要深切領會學生真正的“德育需要”,德育管理要以“學生的德育需要”為本,而非自己的工作經驗,主觀臆斷,不能為了教育而去教育。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論語》中有105處談到“仁”,集中體現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孔子的“仁”主要強調自身的修身養性和對他人的愛,“泛愛眾,而親仁”,孔子的這種高尚道德思想,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更具有凈化國人被“污染”的心靈的重要意義。然而現階段國人教育只求“量產”與“高產”而忽視了少年兒童啟蒙教育的本質。加之互聯網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未經“過濾”的教育垃圾很容易對兒童的成長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種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孔子的這些思想對我們少年兒童組織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仍有借鑒意義,要注重讓學生獲取全面的知識,得到身心和道德品行修養的全面發展,在其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個性,對其潛能做出充分的發掘,這也是素質教育重要思想的體現。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超越時代性的,我們要多學習、多領悟、多體會、多實踐,和大師作心靈上的對話,認真學習、繼承、借鑒和創新。在教改科研實踐中打造一支卓越的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培養一批充滿靈氣、朝氣蓬勃、充滿智慧的祖國未來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新華網,2012-11-19.
[2]文選德.論語詮釋·為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59.(4月版).
[3]文選德.論語詮釋·為政[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2.(4月版).
[4]文選德.論語詮釋·衛靈公[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661.(4月版).
[5]文選德.論語詮釋·子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21.(4月版).
[6]文選德.論語詮釋·里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61.(4月版).
[7]文選德.論語詮釋·八佾[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29.(4月版).
[8]文選德.論語詮釋·公冶長[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88.(4月版).
[9]文選德.論語詮釋·學而[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2.(4月版).
(指導老師:馬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