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摘 要:發展學生思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要求之一。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堂上,教師充分利用好繪本圖片和故事的整體語境,通過細致的教學設計和創新,可以很好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本文主要討論如何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啟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發展學生思維;思維品質;繪本閱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語言、表象、動作實現的,是理性認識階段,它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
美國在聯邦教育部主持下制定的《21世紀技能框架》指出,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是21世紀技能中的重要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前提,是學生必備的思維品質之一。問題解決能力包含對信息的搜集、篩選、排序、靈活處理,以及自我指導的能力。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王薔教授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在英語教學改革探索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發現思維能力、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是獲得英語技能、具備跨文化意識的前提,是21世紀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
二、英語繪本閱讀與小學生思維發展的關聯
(一)英語繪本的概念
繪本,即圖畫書,英文稱Picture Book,十七世紀誕生于歐洲。隨后,繪本圖畫書的主流傳向了美國,并迎來了黃金時代。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繪本開始在韓國、日本興起,之后引起繪本閱讀的熱潮。繪本以繪畫為主題,附有少量文字,不僅講故事,學知識,還可以全面幫助孩子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
英語繪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范式,包括語言應用的各種生活場景,使語言在圖片的幫助下,真實地展現在整體的語境中,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素材和情境,并在故事內容中向學生滲透了英語語言文化。
(二)英語繪本閱讀對培養小學生思維的作用
我國現代心理學家朱智賢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小學生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英語繪本中形象的圖片、生動的故事情境,符合孩子的思維發展特點,有利于學生對故事內容和語言的理解和內化。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劉范所指出的:“即使是只要求兒童(進行)對抽象的數進行運算的項目,兒童往往會借助于直觀的圖象來求解答,當解題遇到困難時,這種現象更為常見。”由此可見,圖片對于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以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故事為載體,在故事的真實情境和語境中,讓孩子通過預測、獲取、感知、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在頭腦中構建故事內容和語言文化,在分析故事和評價故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塑造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通過挖掘出繪本文本價值,幫助學生建立思維框架的認知基礎,從而為學生提供語言和思維范式,真正幫助學生發展語言和思維能力,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三、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堂上發展學生思維的教學策略
(一)觀察預測、圖片環游教學(Picture Walk)
小學生喜歡有趣的圖片,對圖片敏銳的觀察能力。因此通過讀圖,讓學生觀察、預測、猜測、想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動思考。
在開始圖片環游教學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與故事關聯的已有知識或經歷,通過自然的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要策劃好有趣的圖片線索,引導學生閱讀和思考。其次要創設實際情境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探索,例如,以下這些可以在課堂中使用的問題:
· Let's look at the front cover. What do you think this story is about?
· 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with ___________? An experience I had was...
· Turn the page. What do you see? What do you think is happening?
· Use and locate difficult vocabulary words during the activity.
·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
· Here we are almost at the end of the book. How will the story end?
· What are you curious to know more about in the story? I wonder if...
在圖片環游教學中,學生使用他們的已有知識和預測技能,被引導著沿著繪本故事的“關鍵圖片”環游,故事頁面的插圖,可以幫助他們想象、猜測和理解故事,預測會發生什么。例如,通過故事主人翁的表情、動作等,猜測故事情節和人物心理發展;通過實踐的關聯和線索,試著確定故事的時間、起因等。
(二)合作拼圖教學(Jigsaw Reading)
Jigsaw是一種拼圖游戲,就是把零散的部分拼成一幅完整的圖畫。Jigsaw reading就是把Jigsaw的理念和做法與英語閱讀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采用Jigsaw閱讀教學時,把用以閱讀的語篇材料分解成若干個零散的片段,隨機將這些片段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閱讀片段并加以推理分析,然后與他人進行溝通詢問,形成小組進行討論,從而對信息進行符合邏輯的整合,把文章復原完整。最后進一步加深對于語篇的理解,提高閱讀的能力。
Jigsaw Reading利用了孩子喜歡參與、表演和表現的特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三)持續默讀(SSR)
在美國,持續默讀(SSR)也有一些其他的名稱如:DEAR (Drop Everything And Read)、DIRT (daily independent reading time)。這項活動就是老師每天安排出10至3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安靜的閱讀,時間長短取決于學生的年級和閱讀水平。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讀手冊》里具體闡述了這一概念,“隨手拿起一本書,一張報紙,一本雜志,然后好好享受閱讀之樂吧,不必受提問、作評估或寫報告的干擾,存粹是為了興趣而閱讀”,這就是持續默讀。
語言學家和閱讀專家克拉生的基本論點是語言的習得來自理解的植入,而自由自愿的閱讀(或持續默讀)是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不但適用于英語,還適用于其他母語,還適用于外語的學習。通過持續默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和獨立自主的思考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堂上發展學生思維的必備觀念
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堂上,應該注意以下幾個觀念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
(一)培養基本的閱讀方法,例如對印刷品封面、標題、作者等相關信息的關注;再例如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積累的Phonics拼讀規則。基礎的閱讀方法培養是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前提。
(二)充分發揮繪本圖片的作用,借助圖片思考、預測、并分享思考所得。
(三)尊重孩子對故事的個性化的理解和認識(personalized understanding)。每個孩子的認知能力、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經歷不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差異,引導孩子個性化發展。
(四)創設真實語境,代替機械操練,幫助孩子與故事內容產生關聯和互動。例如通過設計提問來獲得互動,課堂問題能提示和引導學生的思考,比如針對文本的提問:“What does it mean?”如果換成了“How does she feel?”,對孩子的思維引導也是不同的。再比如“Make a similar dialogue”換成“Make a new friend”,一字之差,差的是一個教學理念。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學生的回答要是自己通過思考所得出的觀點(personalized)。
(五)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主動思考和分享的機會。龔亞夫老師曾提出,語言學習是生態過程,不是搭積木的過程。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亦是如此。在設計課堂活動和教學環節時,要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興趣,愿意思考,愿意分享,有機會分享,在持續的繪本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
(六)弱化繪本閱讀教學中的詞匯學習和語法學習。在我們教的學生中,為什么會說出“I is”、“you is”、“I are”的句子?究其原因其中就有老師教學方法的原因。老師們把初中很快就能學會的詞匯和語法放到小學來教,教學很吃力,收到的教學效果卻是相反的。很多老師覺得學生考試成績不錯就行,可是卻沒有想清楚考試的目的是什么。考試不是英語學習的目的,學會思考、掌握語言能力才是目標。小學英語主要是思維能力、語感、語音的培養,而詞匯和語言規律(語法)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語法是學生在積累了很多語言現象,有了一定邏輯思維能力之后,就會自然總結出來的東西。因此,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中,老師不需要去強調語法和詞匯學習。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開展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程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要完成其任務和使命,還需要老師們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
[2]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3][美]吉姆·崔利斯.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朗讀手冊[M].南海出版公司,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