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 陳媛媛
摘要:我國目前的稅收對居民的收入分配調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稅收對收,IX分配的調節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對近年來研究稅收調節與收入分配的國內文獻進行了一個簡要回顧,并對我國今后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稅收制度 收入分配 文獻綜述
在我國的收入分配中,本應由市場機制決定的初次分配的不公平導致了后續失衡,而二次分配與三次分配卻收效甚微。稅收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須通過完善自身功能,強化調節收入社會公平分配的職能。
一、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稅收是政府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耿晉梅(2014)從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層次分析,在初次分配中,稅收制度融入要素分配中,發揮經濟杠桿作用調節收入公平分配;在再分配中,各稅種之間相互配合和補充的稅收制度以調節高收入為目的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曲利(2006)認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稅收對個人收入分配的調節可以通過多個環節進行,通過在個人收入分配的各個環節設置相應的稅種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收入分配稅收調控體系。
稅收在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需要辯證看待,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也是不可替代的。孔競成(2013)認為稅收調節居民收入分配無所不能或無能為力的觀點都具有片面性,稅收對于解決收入分配問題雖不是萬能,但一個完善的稅收調控體系對于緩解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確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稅收調節作用主要發揮作用的是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中。曲順蘭(2011)認為稅收通過一個完整的稅制體系對個人收入的來源、分配、使用、財富積累與轉讓等財富的流量和存量進行直接和間接調節來實施的。劉麗堅、姚元(2008)認為稅收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調節了發達地區的收入分配,二是調節了高收入者的收入分配。賈紹華(2010)認為稅收調節經濟運行,進而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機理,主要是稅收乘數效應、稅收自動穩定器作用以及稅收政策的相機抉擇。
二、我國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存在的問題
1.分配制度不合理。王法立(2011)分別分析稅收在三次分配調節中的現狀及問題,我國初次分配存在很大問題,而稅收未能很好地發揮杠桿調節作用;我國稅制問題導致二次分配中起主要作用的所得稅未能很好地發揮調節作用;我國在慈善機構等非營利組織領域的落后,三次分配處于缺失狀態。
2.稅收制度不健全。石堅(2002)認為稅收制度在調節力度及調節效果方面尚存在不足,表現在:稅種設置不合理且調節不到位、對高收入階層調節不力、財產稅制不健全、難以對個人收入狀祝實施有效的監控、對偷逃稅行為打擊不力。雷致青、蘭延灼(2006)認為我國稅收調控收入分配層面存在的弊端主要體現為:一是稅收結構的不合理限制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二是稅收調節體系的不健全阻礙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三是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上的不規范制約了稅收公平調節功能的發揮。
3.稅收征管水平不高。王月(2014)認為我國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功能較弱的原因主要是稅制結構不合理,稅收征管質量不高。曲順蘭(2011)認為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在稅制本身完善程度、稅收征管水平高低、政府宏觀政策取向和財稅理念、稅收自身單向調節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優化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建議
1.健全與完善調節收入分配的相關稅種。孫鋼(2011)認為可以采取擴大房產稅的征收范圍、繼續落實物業稅改革的設想、繼續完善車船稅、開證遺產稅等措施進行財產稅改革;貨物與勞務稅改革應拓寬消費稅征稅范圍進一步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功能,改為按照排量適用不同的比例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以增強其調節作用。
2.將稅制設計的核心目標放在調節收入分配公平上。孔競成(2013)認為首先需要找到我國稅收調控收入分配的著力點,完善我國的間接稅制,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優化與個人收入使用環節相關的消費稅。耿晉梅(2014)認為應該針對財產性收入征稅應區分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采取累進稅率或其它方式保護和鼓勵中低收入的財產性收入。
3.強化稅收征管。孔競成(2013)認為必須著力建立嚴密有效的稅收征管機制,強化對偷稅逃稅分子的懲處和打擊力度。曲順蘭(2011)認為必須強化稅收征管,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進行嚴格監控。
四、結語
我國相關研究成果有以下特點:一是我國對調節收入分配的稅收政策研究側重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制度設計和政策取向的闡述,定性分析相對較多;二是我國對稅收調節與收入分配關系無論從分析方法的規范性,還是從分析問題的細致程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我國目前的研究還僅限于稅收政策對收入分配的單向影響,而對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續擴大對稅收征管及稅收政策有效性的反向影響則尚未納入研究視野。此外,對稅收調節與轉移支付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的比較缺乏相應的實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