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古麗·艾沙(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
初中地理“互動合作”教學方式的建構與優化
阿依古麗·艾沙
(新疆庫車縣第六中學,新疆庫車842000)
摘要:眾所周知,初中課堂中地理學科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但從學生上課的狀態來看,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沒有被激發出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初中地理中的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同學們積極參加課堂和課外的活動來達到教學目的。在活動中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快更牢固的掌握地理知識。本文主要對初中課堂中培養學生“互動合作”的學習意識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初中地理;互動合作;主觀能動性;學習意識
地理學科是一門與自然聯系十分緊密的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實際生活中也許多地方用到了地理知識。特別在當下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狀況下,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祖國大地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還能提升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為祖國的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課堂效率,本文簡要闡述了初中地理教學中“互動合作”教學方式的建構與優化。
正如前文所述,初中所有學科中,地理學科是具有極強趣味性的學科,但學生對該學科進行學習時,卻表現出缺乏興趣的現象,并且課堂上遇上某一值得探究的地理問題時,也沒有看到學生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合作”。筆者依據多年教學經驗認為,初中地理知識完全可以通過組織活動來完成地理知識教學,在活動包含知識點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中提出合理化問題來促進“互動教學”,讓學生在問題的帶動下進行交流、學習、合作。簡單說來,即在每一章節教學任務結束后組織一到兩次地課堂或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合作互動的精髓。比如,教師在對地理知識中“氣候”一類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結合從前學過的知識,提出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叉地帶的珠穆朗瑪峰為什么會由從前的8848.43米降低為現在的8844.43米。此舉必然能夠提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始四人一組進行問題的相關討論。該問題的亮點在于充分結合該堂課的地理知識點且能夠提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必然也圍繞氣候和之間學過的地殼運動的相關知識來進行思考,既能“溫故”,亦能“知新”。課堂中出現“互動合作”的學習現象后,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交流,大家都能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團結協作、資源共享,體驗共同學習所帶來的樂趣,也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團結的力量。經過一番討論,學生給出了以下幾種原因:1、由于地殼發生遷移和運動直接導致珠峰高度降低;2、部分同學還從實際情況進行考慮,認為當下技術手段有限,對珠峰的誤差測量導致高度的變化;3、由于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進一步加劇,導致珠峰頂端的冰雪部分融化,最終使得珠峰“高度”下降。這些答案從某種角度上看來都是正確的,從答案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的思維是十分活躍的,因此,通過提出適當的問題的確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理知識的實用價值,提升地理學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進行“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黃土高原地區的形貌特點有一個更加具體的了解,我將班級中所有同學編為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必須在對教材內容有充分了解前提下,將本章知識通過話劇、小品或者戲劇的形式表現出來,劇中角色由學生自行分配。學生在表演的帶動下,組內團結協作,共同學習,如此不僅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進而為學生進一步向前發展打下基礎,也能幫助教師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生活中處處有地理,教師應善于從實際生活中找到與課本知識點匹配的模型,讓生活現象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樂堂,由實際現象帶領學生“互動合作”,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初中地理知識。比如,教師在進行“中國的自然環境”章節的講解時,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特點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氣候詢問,在我國多樣化的氣候條件下,我市的季風顯著這一特點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著較為具體的體現呢。問題一經提出,許多學生都在回憶自己所經歷的氣候條件,此時教師需結合“天氣與氣候”一課中的知識進行講解,幫助同學在溫習原有知識的前提下,獲得了新的知識。教師只需結合當地生活實際,并對產生這些想象的原因進行分析,必然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地理知識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學習地理并不僅僅局限于認識多少地理知識,也不是要對地理事物有多透徹的理解,學習地理知識更重要的事能夠提高學生對自然、人文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探究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才是地理學習的關鍵。而教師的引導在這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不斷探索、創新學習形式、合理分工、親切授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愉悅地聽課、透徹地理解,使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綻放光芒。
參考文獻:
[1]湯慶慶.《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學方式的構建與優化》[J].新課程(中);2014(05)33-34.
[2]張曉維.《高中地理“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優化》[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22)21-22.
[3]許淑娟.《初中地理“互動合作”教學方式的探究》[J].新課程(中);2013(12)25-26.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許多地理知識點都能夠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活動的有效進行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實現與課本知識的“零距離”接觸,從活動中體會地理知識的趣味性,理解地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