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
摘 要:新課的導入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重要,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對提升整節課的課堂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初中美術教師更要積極探索良好的課堂導入方式,將導入式教學的優勢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發揮到極致。本文針對導入式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導入式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45-02
初中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藝術欣賞能力、提升學生藝術修養的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整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固有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近幾年,導入式教學走入課堂并獲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尤其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展現出很大的優勢。
一、導入式教學的概念
導入式教學普遍受到師生的歡迎,它主要是指教師利用一系列巧妙的方式,引出本堂課所需要講解的主要知識點,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覺探索、解決問題的教與學的過程。導入式教學包含多種導入形式和方法,如情景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試驗導入法等。美術教學導入新課程可以通過實錄、欣賞、實物、猜謎等方法進行。
二、在初中美術教程中應用導入式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都處于成長時期,因此,初中美術課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初中生對于審美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但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萌動期,做事容易沖動,對事物不能從全面的角度看待,對美丑的判斷有比較鮮明的主觀性。因此,美術教學就是對這一時期學生的審美進行正確引導的最好形式,這也是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意義。初中美術教師應該積極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導入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導入式教學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
三、導入式教學在在初中美術教程中應用
1、閱讀式教學導入。教師在上課時,不是規定本堂課要繪畫的內容,而是選擇兩首比較容易理解的古詩文,讓學生先閱讀,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進行作畫。詩文方面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男生多喜歡武俠豪情類的古詩句,例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塑造的俠肝義膽的豪杰;而女生則選擇愛情或風景類的詩文,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創作出的象征了自由歡快的田園風格的畫作。
運用這種方式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通過美術的形式增加對文章的理解。
2、講述式教學導入。美術是一門藝術,它的創作是不能被局限的,藝術的創作是無止境的,而青少年的思維比較活躍,創新意識更強,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通過一段小故事,要求學生根據聽到的故事內容進行創意繪畫,同時還可以考查學生的記憶力,當畫作完成時,教師可以通過繪畫內容的完整性對學生進行評分。
另一種方式是教師講一個幽默的小故事,使學生開懷大笑的同時要求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創作一幅漫畫作品。學生的心情愉悅,思維就會更活躍,而且漫畫本身就具有夸張、夸大、趣味性等特點,學生會將自己內心對于快樂的理解通過畫作進行抒發,使創作更具有生活氣息。
3、生活式教學導入。教師上課前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幾組,然后每組挑選一名代表,同時準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在里面準備幾種小玩具要求學生代表隨機抽取,然后進行臨摹和再創作。玩具的挑選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審美要求,這樣學生才愿意創作,學生才更有激情。例如準備旋轉木馬的擺件、摩天輪的模型、動漫人物塑像、跑車車模、變形金剛和高達等機械模型,選擇種類豐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物體的比例,同時由于實物的立體感很強,學生可以圍坐在一起對選取的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位地觀察。這時學生畫出的圖畫就不會千篇一律,對于立體感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單獨進行講解,使學生明白增強立體感不只局限于美術課,學習數學立體幾何同樣需要較強的立體感。
4、開放式教學導入。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創作,讓學生從自然中汲取知識。這樣學生不會感到壓抑,更能提高創作能力。學生天天在教室上課,只能看到黑板、桌子和椅子這些常見的東西,而學生在校外的創作題材是十分廣泛的,包括建筑物、花草樹木、高山河流、街道上行駛的汽車等,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繪畫的欲望就能被激發出來。課堂上的命題繪畫更像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也許并不是學生想要的。
外出繪畫要注意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要向學生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例如遠離河流、不要走遠、注意車輛等問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活潑好動,自我保護意識不足,要避免學生由于過于興奮而發生意外。
5、情境式教學導入。老師在上課時可以播放一小段沒有結局的視頻節選,當學生看完后,要求學生繪制出視頻的結局。由于學生不了解影片的結局,這種開放式的設計能令學生愿意動腦筋,畫出的故事結尾也會多種多樣。這種教學方式符合美術創作的要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美術作品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給學生的創作加上各種條件,就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這樣美術課只是拘泥于形式,并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四、關于初中美術課的建議
1、回歸“傳統”。這里提出的傳統不是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是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F在很多學生十分崇洋媚外,例如以節日創作一幅畫作,很多學生都會畫圣誕節的圣誕樹、萬圣節的南瓜燈、情人節的玫瑰花等,但是他們卻忘記了更具詩情畫意的中國節日,例如傳統節日春節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怕勺喜慶,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會怕勺團圓,中秋節陽月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瀟灑。中國風的歌曲在逐漸回歸,那么中國風的畫作同樣需要人們的重視。
2、創作題材要健康。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這就要求老師隨時糾正學生的審美取向,例如兇殺、暴力甚至色情的影視、動畫、游戲越來越多,學生獲取這些內容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這些視覺沖擊刺激著青少年的心理,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觀念,弘揚正能量,要求學生明白什么才是積極向上、正確的。
總之,對于導入式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如果想讓其發揮更好的效果,需要初中美術教師的積極參與,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將導入內容引入教學實踐。導入式教學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通過一些方式將在課堂中需要講解的知識點引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及探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美術教師應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完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春艷.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導入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中國創新導刊,2013(35).
[2] 于見見.初中美術課堂導入式教學方法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148.
[3] 吳莉輝.個性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