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彪
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必須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作幾點探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41-01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信息技術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跨越。尤其是新課改實行以后,我國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當前的一種發展潮流,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信息技術要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 本文就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后的老師,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課程的前提條件,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所以教師要針對教材內容,研究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圖形用戶界面的Windows系統時,在學生不熟悉的情況下,可預先示范改換桌面圖案或背景、改變圖標下字體的大小、隨意拖動任務欄和調整窗口的大小等,讓學生感知Windows系統的魅力所在,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們應該采用“邊學邊練”的方法,對于操作性強的知識,如,文本的編輯、表格的制作、圖文的排版等,安排學生上機練習,讓學生先在計算機上按照教材內容摸索操作,然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提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跟著老師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際操作。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
初中生是從不同的小學(或村小)升入初中,有的小學已經開設信息課,而有的小學卻根本沒有開過信息課,起點水平參差不齊,加上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分化很快,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許多不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例如:課前讓學生填寫調查問卷、與個別學生交談或課堂上交流等),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學習水平,關注班級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個性發展需要等方面的差異。在保證全體學生達成基本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習內容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因材施教,分層次要求,不同的學生作業可以多做或少做,有潛力的學生,還可以讓他自己選題做。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共同合作中相互學習并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三、注重教師的教學演示
初中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如何才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就成為許多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演示、操作同步教學法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謂演示、操作同步教學法就是教師邊講解邊操作示范,操作過程一步步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作,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領會操作要領。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上機實踐課,加強分層指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觀察、構思、創新的能力。比如,在學關于簡單的文字處理軟件時,教師自己準備設計好所在學校的信封,并適當提示基本操作要點,要求學生照原樣制作,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際操作訓練,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提高了自學和應用能力。
四、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很多內容極具抽象性,傳統的單一模式教學已經很難適應,要將學生吸引到教學當中,就需要我們改變傳統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將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成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手段,為課堂所用。在教學過程當中,我針對初中學生比較好動,比較活躍的特點,會選擇性地利用已有的CAI 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或者是收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課件進行教學。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技術,讓知識作用于學生的視聽感知器官,調動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誘導學生自覺地展開想象力,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五、倡導小組協作學習
協作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一種必不可少的人的素質,沒有協作能力,簡直是寸步難行。在教學中我們也要在鼓勵獨立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強此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小組協作式學習是培養學習生協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據情況把班級分為若干小組,將班級信息技術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列為“小專家”,讓小專家進行巡回指導。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為了達到小組學習的目標,相互之間可以采用討論、指導等形式對問題進行充分的論證,以掌握學習內容。這種協作教學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的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且在“小專家”們“點”的指導下,老師注意巡視這些同學“面”的情況,達到了點、線、面結合,以點帶線,提高了全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六、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來說,也要進行全面的革新,轉變思想觀念,與時俱進,抓住當前的大好形勢,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文寬.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淺談[J].中小學教育,2013(01)
[2] 麻錦輝.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