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有效的數學課堂提問方式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為教師反饋教學信息,同時還能激勵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文章基于小學的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提出有效實施課堂提問的策略,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提問策略
引言
課堂提問是小學課堂教學比較普遍的現象,也是師生互動的一種常用教學形式[1]。數學課堂上進行提問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思維,同時還可以給教師反饋信息。目前我國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主要有問題有:問題缺乏有效性、提問水平不足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對于推行小學數學教學發展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1 課堂問題有效性差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差主要表現在:提問內容上記憶性問題較多、學生回答形式單一。
基于一些實際的教學實錄調查發現,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多為記憶性問題,諸如評價性和創造性的問題較少。從小學生學認知特點來看,記憶性問題雖然能提高學生的自信,更利于其參與課堂提問,但過多的記憶性問題會導致學生思維發展被阻礙。實際上,根據不同學段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創造性和應用型問題,而不是一味的以記憶性問題為主。這是必要的。
在一些公開課中,發現學生回答問題要么是舉手回答,要么就是一起回答。其他形式的問題回答并不多見。從這個現象看,大多數老師為了讓課堂看起來順利,往往會點名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而學困生往往是害怕打錯不敢舉手回答,或者是齊答的時候濫竽充數。
1.2 教師提問技能有待提高
從課堂提問有效性較差的現象可以看出,教師缺乏一定的提問技巧是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
首先,問題設置環節。從實踐中可以看到,小學數學教師在問題設置環節上往往并沒有明確提問的目的。而且設計的問題難度也過于分化和不科學。
其次,在問題的提問環節。教師提問的方式過于單一且多以集體式提問為主,提問過程中多選擇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回答。而且課堂上要么就是教師提問過多,要么就是提出問題后給學生的思考時間過少。
另外,在問題的分析環節上,分析模式過于程序化,主要以教師提問為主,學生提問次數少甚至沒有,而且教師多重于結果而忽視過程[2]。
最后,在問題的解決環節上,教師評價簡單或者對優等生和學困生的評價差異較大。
2.小學課堂有效的提問策略
2.1 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有目的性的,這點教師應該注意[3]。課堂上的提問應從學生心理發展和思維特點出發,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精心設計,提問的問題要到點,能通過問題實現知識的鞏固,而不僅僅是為了提問而進行提問[4]。
例如,“被2整除的數特點”的教學課堂上,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被2整除的數的特點,要能夠判斷某個數是不是能被2整除。
首先,教師讓學生自己說下有哪些數可以被2整除。
學生的回答有4、6、0、8......等等
教師:同學們可以觀察下,這些數字有什么特點?
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將學生說出的數字以此進行排列:0、2、4、6、8、10。
得出:這些數字都是2的倍數。可知,能夠被2 整除的數字是2的倍數。
當然也有學生提出:12.16.18.20.22......等十位數以上的被2 整除的數字。
同理:對這些進行數字觀察可以發現,個位上為2的倍數的十位數也都能夠被2 整除。
在這個課堂上緊緊圍繞被2 整除的數字特點進行提問,學生在參與中認真思考,對盡快掌知識點有很大的幫助。
2.2 有效的提問策略
2.2.1 應用層次的提問
采用應用層次的提問方式,可幫助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應用層次的提問方式要學生能通過已知的規則或者是理論用到問題中去,對問題進行分類選擇后得出答案。
比如,要求學生利用關于度量的一些知識,以及借助三角板工具等畫出75度的角;說出生活中關于等邊三角形實際例子;量一量教師準備的盒子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已知x=2,y=5 求2x+4y=?
應用層次的提問方式是先構建一個簡單的問題情景,然后讓學生用新的知識或者是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回答新的問題。很多理科的教學中多采用此種層次提問的方式。比如,在代數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了簡單的方程式,比如x+4=12的解法,老師可以讓學生再去對方式4x+8=20進行求解。
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教師也可以采用應用層次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在這種提問中,教師較為常用的一些關鍵詞為應用、分類和舉例等。
2.2.2 循序漸漸設計問題
從現代信息學的角度看,教學其實就是循序漸漸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知識組織和運用,以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基于整體課堂教學,教師要抓好教材和教學內容,基于學生認知特點,設計梯度問題。
例,在“幾倍求和”應用題學習中,教師設計問題:
水果超市運來以一批水果,用大貨車運了1500公斤,卡車運的是大車的2倍,那么總共運了多少公斤水果?
水果超市運來以一批水果,用卡車運了3000公斤,是大貨車的2倍,那么卡車比大貨車多運了多少公斤水果?
水果超市運來以一批水果,用卡車運了3000公斤,是大貨車的2倍,那么大貨車比卡車少運了多少公斤水果?
這種循序漸進的問題設計,重視的不僅僅是單個問題,更是問題序列的設計。從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出發,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辨別,而且還能深刻的培養學生思維。
結論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有很多,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方式提問都應以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特點為主,從這些出發設計出有效的提問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姣莉. 教師性別與課堂提問——基于小學數學課堂錄像的文化人類學闡釋[J]. 教育導刊,2014,01:55-58.
[2]周寶貴. 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導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04:29-33.
[3]朱菊香. 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6:103-104.
[4]周曉燕. 提問: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2011,2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