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
【摘要】自幼生活在藏、羌、回、漢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中,從小在藏寨長大受藏文化、生活、藝術的熏陶,后來有幸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年初,我組建好了自己的團隊,把方案遞交給校長時他也大加贊同。后來我以課題的形式呈報給教育局時,給出建議:目前我們州里也正要出版一本鄉土教材,你們可以先從研究鄉土教材進校園入手,當時既有喜悅,又有些許落寞。沒多久,鄉土教材《我的草原我的家》還真到了,細細品讀之后……
【關鍵詞】安多鄉土教材 策略方式方法 校本課程
目前教育在國家化、全球化的各種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遠離了自己的文化,對家鄉所蘊含的深厚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如何使鄉土知識和主流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對鄉土教材進校園有一個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如何在學校教育中通過何種方式更好的傳承民族文化?
一、安多鄉土教材進校園的策略
如何才能更好的發揮安多鄉土教材的作用,這就需要教材能在班級里、學生身上起到真真正正的作用,采取行之有效飛方法更為重要。將為數不多的教材以不同的形式進入課堂。
首先,依托藏文課程具體落實。我校這樣的雙語小學,從一年級就開設有藏文課程。將部分教材交給上藏語文課的老師,利用藏文老師自身優勢,利用藏族的母語學習自己的文化,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學起來也會事半功倍。
其次,巧借漢語文課程實施開展。由于現在許多學校都倡導課程的整合,如“和美語文”、“快樂語文”等等,其實就是把其他類的課程在語文課中進行整合的教學模式,而這些教學方法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時有實施和應用,引用和借鑒此法把故把安多鄉土教材融入到語文任課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實施開展,又會有別樣的效果。
第三,利用少年宮課程輻射推廣。充分的利用我校的鄉村少年宮,在已開設的“習作、演講”等課程,將教材交給輔導老師,讓有意識將安多鄉土教材內容融入到日常的輔導活動其中去,讓教材的傳承性更為廣泛。
最后,以課外書籍的身份發揮作用。由于寄宿制學校大部分住校生,課余有更多的時間去閱讀,我們把該鄉土教材在每個班的班級圖書角放置了一本,作為課外書籍讓孩子們去自己閱讀。既可以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又可以加強孩子們對母語的學習和鞏固,同時又培養了他們自我閱讀的能力和熱愛家鄉的情懷。
二、發揮鄉土教材的作用
(一)安多鄉土教材作為校本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除國家外地方和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應占一定比例。這就使得地方和學校在教材的選擇上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自此之前,除藏文教材外我們一直就沒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借此良機,將我州的第四本鄉土教材《我的草原我的家》推行為我校的校本課程是必然的做法,—些特具當地濃郁風土人情的文化資源在教材里體系的淋漓盡致,而這本安多鄉土教材也正好是一項很重要很豐富的課程資源。
鄉土教材作為校本課程亦是完善校本課程體系的需要。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材不是圣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聯系當地實際,及時把新信息、新成果等整合到教學內容中去。而正因為有了豐富的鄉土資源的開發利用,豐富了課程內容,有利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增添了教學活力,顯示出其誘人的魅力。
鄉土教材作為校本課程也是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需要。鄉土資源的開發利用的首要價值是促進孩子的發展。鄉土校本課程資源的探究開發中,面對豐富的課程資源,學生將面臨著如何獲取信息,如何篩選信息,如何從這些信息中歸納出對解決自己問題有用的東西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信息處理能力的形成和強化過程。
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多樣選擇,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更廣泛地獲取知識,激發安多地區藏族學生的學習積極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實踐能力。為他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讓他們所學的知識更淵博。
(二)安多鄉土教材各學科中的廣泛運用
《我的草原我的家》貼近于學生生活實際的鄉土教材,圖文并茂的介紹了安多地區藏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讓生活在這片樂土的孩子可以更充分的認識本民族的民風、民俗、民情,更可以和各學科有效的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走向自然來觀察,親自動手來實踐,回到課堂同交流”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該教材既可以為我們的學科教學所用,有可以作為我們的學科教學來教。
(三)安多鄉土教材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現在我們大部分的老師都以成績為主忽略了對孩子愛國、愛家鄉情感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養,再或者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們要愛家鄉,愛校園,反反復復的強調實為空洞。家鄉,多么溫馨的字眼;家鄉,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對于深愛家鄉的孩子們,對生你養你的這片熱土有多大程度的了解呢?她的歷史、她的沿革、她的美麗、你可曾了解?教育家裴斯泰洛夫認為:“教育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鑒于藏民族有著這么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教學中,根據教學計劃,結合鄉土教材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給學生適當穿插講授一些家鄉的事件、重要人物和歷史沿革。我們可以通過《我愛我家》、《阿尼的家譜》等課程的教學讓孩子從中去領悟,知曉更多,明白更多。慢慢的不僅使學生熟悉了家鄉的歷史、受到了思想的教育,也增強了對本民族歷史事件、人物的掌握,更增強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最終可以為積淀起校園人文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尾聲:當我拿著教材去找教師們落實時,提出了使用該教材的希望和要求,老師們都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去做這件事。我的要求是:一、教材有限(全州10000冊,我校60冊)愛護教材,以后循環使用。二、帶著任務完成教材內容,例如: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親自去搜集自己身邊的民風、民俗、民情,整理成文字;或以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們在班里故事演講會上進行演講;寫讀后感,整理成文…….這些資料也將會是我的寶貴財富,一直夢想著心中完成的那個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