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培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當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由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當,導致學生掌握不了科學的閱讀方法,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也處于低效狀態,所以,探究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語文閱讀效率,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重點關注和思考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情境;閱讀習慣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經驗,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談兩點個人看法。
一、利用有效手段,創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單純依靠書本文字的描述和學生自己的想象,有時難以達到對文本內容的準確、深入理解,這時,我們就應利用有效手段,如,掛圖、現代多媒體技術等,創設一種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以此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認知,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基礎。
比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對于書中描述的一些畫面,僅憑學生自己去想象的話,有時難以達到準確理解的效果,所以,這時我就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了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富饒物產的圖片與視頻資料,這樣,學生就以直觀和形象的方式了解了課本上所描述的小興安嶺,再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時,學生就能入情入境,并能深刻理解文本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這篇文章的閱讀效率。
二、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如果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即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不專心、不專注,那么學生的閱讀效果就會處于低效狀態,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
比如,在學生閱讀時,我們要提醒學生不要心有雜念,而是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文本內容的閱讀當中,在閱讀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出來,以此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后,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使學生與文章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總之,我們一定要重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并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閱讀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