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文
摘 要:小學數學應用題一直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點,由于應用題的變化形式多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綜合使用有較高要求,使得小學數學應用題也同時成為了教學的難點。文章就應用題教學的幾個常見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問題分析
一、正確看待“應用題”與“解決問題”之間的關系
傳統的小學、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應用題與解決問題單純地畫上等號,認為學生只要能夠解答出應用題就是學會了解決問題,這種觀念認識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課后演練上,甚至是數學測評也同樣如此。隨著現代數學教學的科學化發展,尤其在新教材刪除了“應用題”這一數學用語之后,應用題才真正地與解決問題區分開來。簡單來說,解決問題不僅僅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深刻學習和整體把握,它更加強調和培養學生的一種數學意識和實際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含義也不是單純地停留在數學問題的本身,它貫穿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探索問題的整個過程之中。因此,從本質概念上來說,應用題與解決問題存在根本性的差異,應用題在新教材中不再以單獨形式出現,而是“化整為零”,融合在數學教學的各個模塊中。
二、應用題教學中聽、讀、寫的有機統一問題
有些教師認為應用題就是單純的數學問題,只需要運用數學公式和計算就能夠解答問題,這種認識具有片面性。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讀題,其次才是解題,因此,應用題教學需要進行適當的聽、讀、寫綜合能力培養。對于應用題的聽力訓練,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采用“讀”題的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專注能力和想象理解能力。教師要加強學生讀題的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因混淆題意而導致解題思路偏差的現象,使得原本簡單的題目變得復雜。教師在應用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一邊讀題、一邊畫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關鍵數字和問題,理清答題思路。另外,在讀題過程中還可以將文字轉化成相關的實物圖、線段圖和幾何圖形,通過簡單的記錄,能夠抓住解題靈感,對于解答問題有很好的幫助。
三、關于代數方法與算術方法的區分問題
代數方法較之算術方法,簡單而有效,但是,在小學階段,算術方法與代數方法具有同樣重要的存在價值。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都需要分析題目里的數量關系,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解答,這是它們的共同之處。但是,代數方法與算術方法是有區別的,算術方法建立在數的運算之上,方程方法建立在“式”的運算之上。
參考文獻:
郝慧穎.小學數困生應用題學習策略的特點及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07(10).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