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月
摘 要:教學管理工作擔負著高校教學管理和服務師生的雙重功能。教學管理人員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主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中,存在著管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專業化素質不高、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樹立服務師生意識、增強專業化素質,完善各項激勵機制,推動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思考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場所,教學管理工作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環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教學質量。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高校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運轉和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基本保證。
一、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教學管理的基本職能是對教學任務及教學安排進行計劃、組織,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這些職能的合理行使都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支持和信任。在日常工作中,教學管理人員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師生,要解決的就是師生的困難,如:如何協調課程安排、如何處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和評價、如何進行有效的學風建設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教學管理人員站在師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最終實現教學任務的合理安排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雙重目的。
2.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高校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舉措。教學管理人員的言行、舉止,不僅代表自己和部門的形象,更是學院形象的代表。如果教學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展現端正的態度、公正的處事風格、不具備精湛的業務水平,那么給師生留下的印象是管理人員缺乏基本的修養,綜合素質低下,難以樹立良好的學院形象。目前很多高校對于一線的配置較為寬松,但在教學管理人員的配置上相對有限,導致每個人的日常事務多,接待師生人數多,難免出現管理漏洞。教學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影響著學院的整體素質和整體形象。
二、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重“管理”而輕“服務”。從工作職責上看,教學管理人員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決策者、教學制度的執行者。在實際管理中,一些教學管理人員“官本位”思想嚴重,工作中“居高臨下”,把管理工作看作是行政工作,肆意發號施令,缺乏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沒有換角度、換立場考慮師生所遇到的困難,無法從有限的條件出發,解決師生的問題,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因而在工作中雖然勞心勞力,卻仍然得不到師生的理解和尊重,導致了職業倦怠感的產生。
2.重“事務”而輕“專業化”。教學管理工作作為管理工作的一種,工作內容較為繁雜、瑣碎,是點點滴滴的工作實踐積累。許多高校普遍認為教學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事務性的重復,不需要太多的學術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識,這種思想導致的結果是高校對教學管理人員的日常培訓不夠及時、不夠全面,在工作中缺乏新方法的探究、新技術的應用。所以,教學管理人員整日埋頭于教學的瑣碎工作中,很少考慮崗位的專業性和學術性,無法從現有工作中獲得組織認同感。
3.重“保障”而輕“激勵”。雙因素理論認為引起人們工作動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激勵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在教學管理人員的配置上,很多高校只注重達到基本數量,按照學校既定的要求,做到完成本職工作、不出大的教學錯誤即可,至于在職稱及待遇上很少有關注。很多教學管理人員最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職稱評定問題。現行的職稱評定只針對一線教師,而對于教學管理人員來說,難度較大。因而針對教學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無論是薪資、福利待遇方面,還是晉級、職稱方面,乃至提供發展空間方面,都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無法保障教學管理隊伍的穩定。
三、加強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樹立良好的服務師生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在工作中首先要正確自我定位,堅守教學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學管理的職能不僅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務,管理的對象同時也是服務的對象。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學管理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牢固樹立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恪盡職守的工作作風和甘于奉獻的精神。
堅持以人為本,在工作中就要樹立以師生為本的管理思想。教學管理人員要為師生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有力地推動高校教學運行的各項機制。要在工作中多與師生盡心溝通、傾聽師生的心聲,思師生所思、急學生所急,著力改善教學管理運行中的不合理制度,取得師生的理解與信任,在互相尊重和信任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加大培養力度,提升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素質。作為一名專業的教學管理人員,除了應當具備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系統論等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應當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專業精神。教學工作是高校的基本與重點工作,教學管理本身就是個大課題,教學管理人員應當在日常管理中逐步練就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意識。。一方面,要增加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鼓勵他們進行繼續教育,提高專業化水平。高校應將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進修等納入教師的培養方案中,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教學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支持其在枯燥的事務性工作中尋求新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并形成學術科研成果,力求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
3.健全激勵機制,完善教學管理人員評價體系。要穩定教學管理隊伍,必須不斷健全激勵機制。要著力解決教學管理人員的職稱提升和職務晉升這兩大“攔路虎”,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增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其對工作的滿意感,從而推動教學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是對于教學管理人員的職稱評定上,有適當的政策傾斜,確保有不同等級的合理的職稱數量;二是在工作中實行輪崗制度,對于一些工作踏實、勤于思考、勇于進取的年輕人予以提拔,處理好教學管理人員的升遷問題;三是要針對教學管理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從教學管理工作的績效、服務、監督、學術研究等方面構成評價體系,實行“獎優罰劣”的制度,體現評價體系的導向功能。
教學管理隊伍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主體,其隊伍建設的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對于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學管理人員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結合高校自身情況開展研究,創新教學管理新模式,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學術水平,為教學管理隊伍的穩定打好堅實的基礎,進而推動教學管理改革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廖勝. 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角色意識和服務意識[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9(3):129-135.
[2]朱學海,曹玉蓉. 新時期高校教學管理觀念原則與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39-41.
[3]王鑫.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時空.2012(2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