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受到了業界和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分析,絕大部分人才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會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在語言藝術上做出努力,能夠更好的將知識進行傳授,而不是簡單、強硬的灌輸。語言藝術的研究和應用,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辟了新的路徑。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小學 語文課堂 語言藝術 教學
前言: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以往的方法和手段,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在語言的藝術性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空間。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語言上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和臟話的情況,這直接導致學生會不自主的去效仿,不僅違背了教學的初衷,還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語言形式。從藝術的角度來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必須讓學生容易接受,同時能夠積極的學習和理解,強化自身的語言水平。
一、教學語言規范正確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任何一項內容或者是知識點的教學,都應該給學生以肯定的語氣和權威的態度。所以,日后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應在“規范、正確”方面努力。第一,教師應用的語言,應減少“還行”、“也可以”、“差不多”等字眼,必須從小來規范語言的正確性,將所模棱兩可的語言進行減少,甚至是杜絕,否則很容易對學生的語言正確性造成影響,導致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出現很多的不確定情況。第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還必須在相關規范上做出較多的努力。例如,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達到規范的語言標準,利用“通過...表達了....”、“從....看出來....”等句式,簡單明了的表達意思,強化交流水平。
二、教學語言生動形象
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本身來講,其在教學的過程中,面對的學生群體是小學生,因此想要在最終的教學成果上得到理想的目標,就必須保持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以往,部分教師的語言非常生硬,同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因此出現了強硬干預的情況,即便學生的成績優秀,但是在語言表達上、語文能力上,則高度表現出“全班統一”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所有的形容詞必須符合實際情況,不能過分的浮夸,從而減少學生的偏差理解。第二,在語言的生動性上,需要多多讓學生發言,教師從旁指導。由此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告別以往的單項式教學,減少對學生語言造成的負面影響。第三,教師必須階段性的練習和總結,了解到教學語言的不足之處,在生動形象方面不斷的提升,給學生更多的感悟和體會。
三、教學語言幽默風趣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幽默風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現下的所有課堂教學,都必須打破“死氣沉沉”的情況,而是要構建出一個理想的環境,幫助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能力,教學語言幽默風趣,可以讓小學生在歡笑當中,掌握好相關的知識,減少死記硬背的情況。例如,教師在講解一些語法、句式,或者是表達形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簡單的小笑話來實現,讓學生將笑話和知識一同記憶,加強知識的媒介形式。當學生面臨考試時,直接想到小笑話,進而想到了相關的知識點,從而在解題上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語言的幽默風趣,必須在尺度上有所掌控,積極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想法。
四、教學語言音韻和諧
在語言藝術的分析和努力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必須將教學語言,表現出高度的音韻和諧性,由此來可以對學生產生正確的引導作用。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王力先生指出:漢語言的形式之美因為它具有抑揚之美、整齊之美、回環之美。這些因素都是音樂所應該具備的,因此漢語言的形式之美也可以說就是音樂之美。漢語言本身就具有音樂性,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課堂教學語言應當平易盡人、情真意切,聲調也應當抑揚頓挫,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聲傳情,產生如品茶般余味無窮的魅力。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要有抑揚頓挫、動聽悅耳的音樂之美。只有這樣,才能給小學生以美的享受,才能陶冶情操,才能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
總結:
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展開討論,從已經掌握的情況來看,多數地方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語言上的提升明顯,藝術表達明確。日后,應針對教學語言深入研究,推動各個科目教學的長久進步,為人才培養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周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2:152-155.
[2]潘文杰,尚雪嬌.論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藝術美[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249-251.
[3]于輔艷.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言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