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
【摘要】近年來,經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本人擬就這些問題作出分析與探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問題對策
當今, 英語似乎已經成為我國學習的主流,高考、中考都占很大的比重,但學生成績卻不盡人意,英語教學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有時老師很盡力卻收效甚微。所以,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就當前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做一些探討。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年級越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反而降低了? 這兩年來我接觸了各個年級的學生,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初一年級學生學英語是興趣盎然;初二年級學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到了初三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普遍下降,甚至有小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懷有非常強烈的抵觸情緒。特別是男學生,會出現嚴重的英語偏科現象,為什么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反而降低了?
2、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在初二階段英語的教學中,我還發現:初一時英語較好的學生學習英語倍感輕松,但原先底子薄的學生,因為基礎詞匯掌握不扎實,加上新知識難度的不斷增加,他們學習英語就越發困難。雖然有心想學好,在學習過程中卻出現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發現引導,便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緒,最終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3、記憶單詞會讓學生倍感困難? 在朗讀對話時,常有學生因“攔路虎”而卡殼,尤其是在單詞聽寫或考試時,碰到一些相近的單詞,學生更是容易張冠李戴。我自認為出現這些問題最大的原因是學生在單詞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策略,以致在學習過程中事倍功半,想說英語而不能,久而久之,就降低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就漸漸出現了兩極分化等現象。
二、原因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有時候,當一堂英語課結束以后,不僅學生不知道這節課究竟學到了什么,就連教師自己也講不清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究竟是什么。在《牛津英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是將課本內容一頁一頁地接著往下教,而對于整個Unit的重點、每一個Unit在Module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個Unit之間的相互聯系、單個的Unit中各種語言材料和語言活動所圍繞的主題以及教學重點等方面的關注和研究,就顯得較為缺乏,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狀況,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就導致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的現象。
2、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單一
初中英語教學,特別是六七年級的課,聽說訓練所占的比重應該是很大的。而我們有些課,老師和同學都是自始至終書不離手,其教學活動充其量也就是圍繞著“朗讀”打轉轉:Read after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Read together. Read individually. 即使是做Pair work 和Group work,還是在照本宣讀,全然不見放下書本的speak 和talk的訓練。長此以往,學生只要一脫離書本和句子,便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也不能講了。
3、教學活動流于形式
與上述情況截然相反的是,有些課非常熱鬧,活動一個接著一個。但是這些活動是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是否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投入,學生出口的正確程度如何,都是大可質疑的。常見的情況是:教師示范后,學生做一下流于形式的對子或小組活動準備,然后請個別學生起來發言,不管講得怎樣,統統來一句“Very good!”然后下一個活動又開始了。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活動對學生到底有多大的幫助,就不去考慮了。還有些所謂的“任務”,是完全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或能力水平實際的。比如不給任何鋪墊和臺階就要求學生討論某個不可能說清的問題,表達某些復雜的觀點,等等,其結果,只能是以一句自欺欺人的“Lets talk about it next time.”而草草收場。
三、措施與對策
針對上述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要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水平,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備好課,做好課前準備。 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板書、備教具等。教師只有認真備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胸有成竹。課前要考慮到每位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對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思想面貌、個性特點及認知能力要有全面的了解。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不同的教學情況。另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備好課堂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靈活應對,尤其在閱讀課文時,由于英語是語言學科,對于推測字里行間隱藏的含義,學生可能會做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理解,對此老師要如何解答,都必須在課前有所準備。備自己,也就是教師在上課前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做到精神飽滿,頭腦清晰,胸有成竹。有人說,快樂是會傳染的。老師的熱情勢必也會感染到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快樂,振奮學生的精神。老師外在與內在的人格魅力都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
2、精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精彩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通過豐富多彩、靈活生動的形式,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Warming up),如唱唱英語歌、說說節奏感強的Rhyme、開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的游戲,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3、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教師不僅應該在思想和行動上實現觀念轉變。更應該注意根據教學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一套具有自我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4、強化用英語口語講授,合理安排學生讀寫訓練。
英語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聽、讀、寫、譯等基本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應盡量用英語講課,但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語速及語言的抑揚頓挫等,要讓學生感覺到正確的發音。課堂講解時,應盡量用簡單的英語表達講授的中心內容,這樣,除了英語聽力課之外,學生還有更多的機會聽英語。每周一到兩篇與教學內容難度相符的短文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學生們的詞匯量,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當然,教師們也要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對學生進行面批、面改,或小組間發現問題進行糾正,讓學生們真正的參與到英語寫作中來。
總之,在目前教學環境下,初中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應根據學生和學校配置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出發點,因材施教,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們的英語水平提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