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摘 ? ?要】信息技術是近幾年高中教學新開設的一門學科,目的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應該及時加以解決,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進步。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問題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60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尤其是近幾年來更能夠感受到信息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在傳統的高中課程設置中,沒有開設信息技術這門課,近幾年來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發展,新增加了信息技術課程。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而言,雖然起點比較高,教學設備和教師的配備都過硬,但是,在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更好地提升。筆者在文中就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論述,并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
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參差不齊是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每一個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不一樣,因此,學生接觸到信息技術的時間也不一樣,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有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知識頗少,僅僅會進行簡單的上機操作。而有的學生因為接觸到信息技術的時間比較長,已經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給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了諸多不便,同時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部分學生“吃不了”,部分學生“吃不飽”的現象十分明顯。
(二)課堂教學枯燥無味
信息技術的直接體現形式是計算機,學生對計算機都有濃厚的興趣,并且計算機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信息技術本身的學習卻適得其反。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從實踐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要使學生從理論上去分析操作原理,而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同時知識點也是不易理解的。因此,如果教師不采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措施,課堂教學就會出現枯燥無味的情況。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而言,很多理論課堂的教學都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致使課堂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沒能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
對于信息技術教學而言,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效結合起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嚴重問題就是很難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際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并且過分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這不僅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際脫軌,而且還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
(四)不能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高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不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還要具備進行技術創新的能力。雖然學生在高中階段還沒有進行專業的信息技術學習,只是了解了一些簡單的信息技術知識,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創新的精神,為學生的將來進行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引起重視,這對處于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的高中學生而言是一種不利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更不利于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進行創新。
二、應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開展分層教學
針對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師應該引入分層教學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測試等手段確切的了解每一個學生信息技術的基礎情況,然后將具有相同基礎的學生納入一個小組,針對不同小組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都能獲得新知識。當然,對于信息技術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對其進行基礎知識的輔導,與此同時因為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難度相對比較小,教師可以適度的加快進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使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能夠與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統一戰線,這樣更有助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教師要對學生繼續拔高教學,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能夠更上一層樓。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積極的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將一些學生喜歡的圖片、音樂或者片段通過多媒體展現在學生面前,長此以往,學生不會再覺得信息技術教學是枯燥無味的,反而對學科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將理論教學與上機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
將信息技術基本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是信息技術教學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法則。如果理論教學與學生的上機操作脫節,那么會嚴重影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實踐活動,遇到的實際問題也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就難以實現。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上機的機會,讓學生去練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好實現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活動同步,這樣,學生不但學習到理論知識,并能夠及時的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還避免了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感到枯燥乏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
(四)注重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一個有效渠道。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不太一樣,其它學科的基礎知識一般比較固定,學生在高中階段想要進行創新,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學生必須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才能進行創新,而信息技術則不一樣,其創新的空間更加廣闊,即使是高中學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專業基礎,也能夠進行創新活動。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很關鍵的一點還在于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的將來進行創新活動奠定思想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導學生一些創新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創新的思路,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高中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將來進行更加深入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不可逃避的一個現實問題是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筆者針對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的措施,希望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