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英
【摘 ? ?要】語言是人類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指南》中明確表明: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它是生活中必備的能力。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感染、說服別人。當然在課堂中,我們必須為幼兒創造輕松、愉快的語言環境,使幼兒產生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向別人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大班幼兒 ?培養 ?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54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明確地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大班語言能力,下面筆者談一下幾點建議。
首先,在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5—6歲幼兒他們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充滿著好奇與幻想,像詩歌《春天的秘密》能激發他們學習與欣賞詩歌,還能把孩子帶到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春天里到底有一些什么秘密?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重復的語句,句式很整齊適合大班幼兒學習和朗誦仿編,在最后一個環節可以讓幼兒通過繪畫更進一步理解詩歌的意境美,培養孩子們自由想象能力,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師幼互動,小朋友們理解了散文的內容,發現了詩歌中的優美詞匯感受到了散文詩歌的句式。教師也可利用晨間談話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可每天讓幼兒來說一說新聞、廣告用語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好聽的詞語,每天花上幾分鐘,我想這樣肯定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會使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快速地提高。
其次,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了積極有效的應用環境,也并提供一些發展語言能力的生活素材,豐富幼兒的語言能力。《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
如在《手影游戲》這一活動中,教師以手指游戲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表現了手影游戲,體驗到了手影游戲的快樂,了解與關注了手型變化與影子變化的關系,教師引導了孩子發現手的位置離光源遠近與影子大小的關系。大家通過實踐操作,幼兒的興趣很大,在操作中幼兒有了探索和操作的欲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獲得了一些新的經驗,促進他們多元智能的發展。通過角色游戲會使幼兒們在玩的過程中積極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在活動中幼兒的即興創編故事會使小朋友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提高,同時也感受了與同伴一起合作的快樂。
最后,教師與家長應多帶幼兒去野外郊游,豐富幼兒的課余生活,從而讓為幼兒創造交流的機會。《綱要解讀》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就是要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交談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曾經聽說有一位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興趣的秘密何在》中明確談道:“自然界的萬物,它們的關系和相互聯系,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生存的必要,幼兒應該多與其接觸,這樣有利于幼兒的智力的發展,也有利于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如《親親泥土》的主題中,教師帶領幼兒去野外挖土,感受泥土的特性,在親自感受探索泥土的活動中,幼兒能夠用語言等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并學會與人分享自己的發現。在這些的主題活動中,教師有計劃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啟發幼兒的求知欲望他們學會了細心地觀察,認真分析思索,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學會說,才可以讓幼兒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進行溝通。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在幼兒主動習得語言過程中,施加教育影響,能為幼兒今后學會學習和廣泛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增進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培養幼兒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因此要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的發展,需要從小做起,從更多的細節做起,讓幼兒能在語言組織上有較大的提升。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游戲、組織幼兒親近大自然等途徑,為幼兒提供發展語言的環境,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198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