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邵靜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教育要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使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探索意識的新世紀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德育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職業理想教育
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產業大軍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針對中職生的思想特點,對他們加強德育教育工作是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重要問題。下面就中職學生德育教育談幾點看法。
中職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學習群體,其思想現狀具體表現為:厭學心理嚴重,由于中職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基礎差的學生入學后聽不懂課,又缺乏刻苦學習的毅力無心繼續求學白控能力差,煩躁、易沖動,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對就業信心不足,不少學生對未來的工作充滿疑問和困惑。因此學校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然而,目前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卻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輕視德育工作的教育。目前我國產業經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這為學校專業設置和學生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就業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提高,把專業技術的學習作為評價教師和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據。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學校把理論知識教育、專業技能培養擺在了首位,把育人問題擺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學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適應當前中職生思想的發展變化。學校德育機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德育工作是一項帶有整體性、全面性的中職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 麗 邵 靜 /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教育要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使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探索意識的新世紀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德育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職業理想教育教育工作,很難在短期看到效果。部分教師法制觀淡薄、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嚴重地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原因分析
1.客觀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家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家長的工作或家庭中的不幸、忽視對孩子的教育等因素,給學生提供了不良榜樣和示范作用,產生了不良影響。二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恰當。由于中職教育一味追求學生就業率,部分教師從思想上放松了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與關愛,只注重形式上的管理學生,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2.主觀原因。一是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對具體行為準則以及執行它的意義的認識。二是道德意志力薄弱。學生的道德意志力薄弱表現在他們不能堅持用正確的道德動機戰勝錯誤的道德動機,被一時錯誤動機所支配,產生不良道德行為。三是道德情感狹隘偏私。道德情感是一個人運用道德標準衡量或評價自己行動產生的情緒體驗。品德不良學生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缺乏正確的道德情感。他們一般是重感情,講義氣,愛報打不平,但是非觀念模糊,缺乏真正的正義感。四是不合理的行為習慣。不合理的行為習慣是以不合道德要求的行動方式滿足個人欲望,并在多次僥幸得逞的情況下形成的。
二、對策
1.強化道德規范教育,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用符合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的理論來武裝學生,結合德育課教學加強學生的政治理論學習,以增強學生的明辨力。
2.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創業教育。學校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特別是職業觀和就業觀,堅持進行熱愛勞動、崇尚實踐、奉獻社會的教育,培養學生擇業意識、創業意識。
3.進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學生道德觀念是道德情感和行為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動力。有些學生的錯誤言行、不道德行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觀念或是由于道德的無知所造成的,所以要強化道德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使他們明辯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與假惡丑,把握正確的行為標準。
4.用優良的校風熏陶學生。校風是學校精神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干部以身作則,做老師和學生的表率,使學生言談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注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由于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好壞,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素質。要從教師的語言、儀表、工作方法入手,凡要學生做到的,教師不僅要做到,而且層次要高。
5.用校園文化活動啟迪學生。以珍愛生命、健全人格教育為重點,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艾滋病預防教育、毒品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廉潔教育等專題教育。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一個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
6.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抓好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根據中職生年齡特點抓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對以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要重點進行誠實守信、熱愛勞動、艱苦樸素、克服困難等正確信念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7.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配合開展職業生涯設計活動,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抓好學生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理想教育。
8.維護、發展好學生個性。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要創造條件發展人的個性、特長,以學生發展為本。中職教育應針對個性差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支持學生的創新精神,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
9.適度提出行動要求,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成果。職業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道德素質相對較差,他們組織紀律觀念不強,行為上經常表現出一定的隨意性。但他們又很樸實,經常是自己違犯了紀律,主觀上卻還沒有意識到,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在德育工作中,過高的要求會使學生感到做不到而失去進取的勇氣,而過低的要求則達不到引導學生進步的目的。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教育要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使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探索意識的新世紀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