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明
摘 要: 高考后期要結合《考試大綱》和《高考詞匯表》進行查漏補缺,突出對主干知識的復習,同時對歷年高考試題的把握不僅要掌握其題目和基本的出題思路,而且要進一步把各地高考題作為系統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范文。讓學生熟練掌握做題技巧,反復訓練,才能在新的變化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 高三英語 復習 備考策略
從事高三英語教學20年來,每回想起每學年的第二學期,隨著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復習時間也越來越緊,學生和老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短短幾個月的沖刺之后,高三畢業生即將迎來一場充分展示才華與潛能的重大人生機遇——高考。所以,如何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高效備考,無疑是每個老師和學生都非常關注的事情。下面我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談高三英語備考策略。
一、認真研讀《考試大綱》,掌握好基本詞匯與基本句型。
高考后期結合《考試大綱》和《高考詞匯表》進行查漏補缺特別重要。大綱中新增加的詞匯用法,歷屆高考中出現率較高的詞匯的用法都要特殊注意。對語法知識的復習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在做練習或高考模擬試題時對語法知識做進一步鞏固和落實;要特別關注歷屆高考中出現率較高的語法項目: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強調結構、冠詞、代詞、形容詞的級、動詞的時態、語態和非謂語動詞、情態動詞等;it的用法、名詞短語做連詞、動詞的主動形式表被動、獨立主格結構、介詞復合結構、主謂一致關系、倒裝語序、同義詞、近義詞、日常交際用語等在高考中出現率較高的知識點也需要進一步學習,并融會貫通。
二、“細讀”歷年高考題,理清出題思路。
無論是出題的思路還是難度方面,歷年的高考題命題質量都非常高。如果英語老師在備考時只是把這些題作為最后階段的水平測試題,那么,實在是有點浪費資源。對此,我的看法是,我們對試題的把握不僅要掌握其題目和基本的出題思路,而且要進一步把各地高考題作為系統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范文,做到把考題中的單詞熟練掌握,對長句和難句能夠熟練拆分,經典句型能隨意模仿。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英語語言能力問題。
三、查漏補缺,強化專題限時訓練。
高三第二學期,復習的重點要放在查漏補缺上。將做過的試卷整理后,建立錯題檔案,彌補知識漏洞,進行強化記憶和訓練。比如,在建立錯題檔案時發現在非謂語動詞、從句方面出錯率比較高,就應該重點復習這方面知識。不要注重記多少題,重要的是記住老師在課堂上對這些題的分析過程。到考試前再回顧、反思、比較、消化,以期達到遇到同類試題不再出錯的目的。
復習中要加強題型專項訓練,在訓練中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速度;復習中應適當加強對重點內容的強化訓練和題后分析,提高“考點識別、尋找已知條件、排錯求證”的思維能力。訓練快速閱讀的能力,提高帶著問題快速搜索信息,根據上下文提示進行邏輯推斷的能力。多讀一些原汁原味的文章,通過廣泛涉獵,培養英語語感,提高對詞、句、篇的理解速度和準確度。
四、降低難度,回歸基礎,抓基本題,突出對主干知識的復習。
高考臨近,應當保持冷靜,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做到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因為,在做了許多專項訓練之后,學生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多題目“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在此階段,學生要練一般題,不練難題、怪題。關鍵是把中檔、低檔題把握住,這對取得高分非常有利。高考英語改革雖然從強調知識考查向注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變,但是應認識到能力要有扎實的基礎作為依托。尤其是到最后沖刺階段更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英語基礎知識包括詞匯、語法、句型等。詞匯復習應做到從不間斷、反復鞏固。除了記憶和理解之外,尤其要注意常用詞匯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詞多義的掌握。語法復習要理清基本概念,著重復習主干知識。比如,動詞的時態、語態、非謂語動詞、情態動詞等,都是高考常涉及的知識點。但切記不要在鉆研語法的難點上花過多時間,英語語法不是數學公式,在不同的語境中用法就不同。
五、隨時關注高考新動向,抓住信息。
針對高考題型的變化,要能夠及時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學生在做題時從容應戰。萬事忙中錯,只有讓學生熟練掌握了做題技巧,反復訓練,才能在新的變化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高三英語在最后的沖刺階段,老師要對所教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正確判斷,然后找準其薄弱環節,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相信在最后的考試中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辛志慧.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與實踐[J].才智,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