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摘 要: 作者對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進行了實驗研究。本文從實驗對象的選擇,實驗方法的實施,實驗的結果,以及關于探究式教學的思考這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探究式教學 實驗研究
這些年,我們越來越重視在數學課上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簡單來說,我們要達到的學生培養要求有了新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方式之一。其實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探究式教學的實施也得到大家的認可。對于初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應當如何開展,成為人們思考的重要問題。筆者從實驗的角度出發,通過探究式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出相應對比,以此推出探究式教學實際上帶來的教學意義。
一、實驗對象的選擇
在實驗對象的考慮上,需要避免學生整體數學水平的差異化,在數學起點的教學過程中盡量選擇較平衡的對象。在同一個年級中確定一個班級作為探究式教學實驗的對象,根據數學考評測試,在一個班級中共選出名次較近的30名同學,分別分為2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為15名同學;兩組同學的數學考評分數平均分相近,其中一組平均分為75.3分(下文中稱為A組),另一小組平均分則在76.2分(下文中稱為B組);相對而言,平均分較接近,兩組數學水平成績相對平均。將兩組學生分開教學,在教學的內容、時間上,以及教學的重點上均保持一致,通過同一名老師用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育的開展。
二、實驗方法的實施
探究式數學方式的重點在于,如何更好地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優化授課方式,讓課堂不斷培養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做到對數學知識的舉一反三;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A組的傳統教學授課方式
A組同學在實驗之前的數學測評中,平均分達到了75.3分,從考評結果可以得知15名同學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達標;能夠良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常態要求。在實驗的一個月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大綱,進行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與圖形全等的教學,每周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實驗測評。這其中,教學方法主要采用對教材概念性知識的講解,例題的分析,以及對課后習題的練習與解答。課堂教學主要采用教師的講授,并結合對關鍵問題的抽問,檢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2.B組的探究式教學授課方式
B組的15名同學中,在實驗之前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A組差異基本均衡,在之前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是雷同的。在本次實驗中,著重對學生進行二元一次方程及圖形的全等教學內容的講習,并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式授課方法,進行相應的教學。具體實施策略是,首先突破傳統的知識授課模式,加強學生互動,在每一個知識點的教授過程中,需要學生自主思考或者自主查閱相關的數學概念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其次加強課堂上的互動性,在對例題解析之后,需要由學生根據教學知識內容點進行命題設置,并將每位同學的命題交還給不同的學生做答,增強學生的互動性。
三、實驗的結果
通過一個月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從最終的課堂氛圍及考評成績可以看出實際情況。相對而言,探究式教學方式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起到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作用;一方面對于常態的數學知識體系掌握得更牢固,另一方面對于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將在數學中的學習興趣發散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
1.從整體的知識考評上觀察相應的結果
從整體上來說,A組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授課后,表現為對于基礎的知識掌握能夠滿足,然而對知識的延伸卻極為有限,無法承上啟下地找到關于數學知識的關聯,從四次考評成績來看,平局分分別為76.2分、70.5分、71.2分及69.7分。而B組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搭建極為有利,對知識的掌握與變通性就變得極為靈活;他們的平均分則是75.3分、77.2分、79.6分及83.5分;因此從整體上來說,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式所形成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從單個知識點的掌握觀察實際的結果
我們通過整體的考評成績能夠得出一定參考價值的數據,通過探究式教學的B組對于知識的掌握顯得更具有靈活多變性;就如同一個簡單的例題:編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使得它的解是x=-1,y=4。通過簡單的例題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對于A組的同學而言,他們會單純地去找到唯一的答案,比如會局限在給出4x+y=0,2x+3y=10的單一答案。而B組則會通過不同的解答方式給出不同答題方式。
四、關于探究式教學的思考
從這一次A組與B組的實驗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的是,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對于B組同學的整體知識框架掌握得比較牢固;并且通過B組同學在課堂中反映出來的情況是,在學習氛圍上會更好;比如會形成良好的討論環境,一些學生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并和其他同學進行知識點的溝通;同時通過在這種學習氛圍的熏陶之下,B組同學的學習興趣明顯比A組學生更高;數學是一個由易入難的學習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往往能夠發現,在課程知識相對簡單的時候,學生的吸收較容易,相對來說能夠提起興趣;而隨著知識難度的不斷增加,許多同學因為之前的一些數學知識沒有消化,對于新的知識接受難度增加,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沒有辦法跟上教學進度。
所以探究式教學的方式就顯得更重要,在探究式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應當充分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首先對于課堂的教學氛圍要有所改變,因為我們常態的授課方式讓課堂極為嚴肅,讓許多學生在遇到相應的難題的時候,不敢向其他同學請教或者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其次是老師在數學課堂上應該通過更多的方法與學生進行互動實踐,比如增加提問環節,或者由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在常態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時候,對于數學課程的安排往往是連堂上,而很多老師在數學課中幾乎很少給學生留下自己思考的時間,這樣就容易使得學生產生疲勞,不利于學生的掌握;因而根據實際需求,適當地給予學生一部分自由思考的時間極為重要。
總的來說,這一次A組與B組的探究式的實驗,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尤其是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重要性看得更清楚;所以在接下來的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磨煉具體的探究式教學方式,讓同學們更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羅德成.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教法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
[2]易海峰.初中數學潛能生的探討[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
[3]李清.初中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