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英
[摘要]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趨勢,原材料以及勞動力價格的降低空間都逐步縮小。在加工制造以及利潤比較低廉的狀況下,通過降低原材料或者勞動成本是不可取的方法。因此,為了獲取最大的利益,就要考慮物流鏈條。電子產品作為高新產業,在元件制造和技術科技方面不能節省,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是利潤源泉的實現標準。
[關鍵詞]電子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042
實現物流成本管理的關鍵在于做好相關物流成本計算,因而在計算中要求弄清楚成本管理狀況,這樣才能實現具體的成本分析,在編制物流成本預算的情況下,控制好物流成本支出費用,并且在內涵概念逐步明確的前提下,解決關鍵性問題,通過實踐界定物流成本的范圍,并且計算出所有的物流成本。但是由于實際的操作經驗和方法缺失,因而很多電子制造企業不能較好地把握企業物流成本帶來的諸多障礙。
1電子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現狀
1.1現行的財務制度不適應物流管理
目前我國推行的現行法律不足以思考現代財務核算方式,也不利于現代化物流管理,在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教授曾經提出的“第三利潤源”的理論,主要原理是在制作成本降低的情況下,要求降低物流成本,將其當成企業的“第三利潤源”管理。當前的很多財務會計管理制度以及會計核算方法沒有深入到這方面,也就說沒有對物流進行詳細的管理,因而對物流費用的支付情況不是很清晰,所以就不能較好地控制和管理物流費用。
第一,當前的會計報表沒有將物流報表和銷售成本做出詳細的分類,也就是兩者都混到一起。目前我國電子制造企業主要將財務分為三大模塊,分別是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和管理費用三方面,在這三方面中其中最為主要的是銷售成本這一塊。結合我國現有的《物流術語標準》了解到,電子企業整個物流活動貫穿到整個原材料采購過程中,也就是從原料選擇到最后的成品銷售整個過程,由此可見,物流成本的存在不僅僅是在銷售環節,其實在供應、生產甚至售后都會產生物流成本,因而物流中的各個項目都分散在企業成本核算中,最后進入到企業會計賬本中,但是我們知道這樣簡單的規劃顯然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這樣的管理模式反而不利于企業控制整個物流成本。
第二,目前的企業報表中出現很多“物流成本”不全面的現象,我國多數的企業財務報表中,物流成本被看成是可見性的成本開支,因而被歸結為現行成本中,其實物流中很多環節中存在著隱形的成本環節,如比較常見的庫存積壓或者降低價格處理等,還有部分電子產品由于性能或者版本的原因滯銷。
總之,電子產品物流管理成本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現行會計制度的要求限制,物流成本出現“被隱含”以及“不完全”的缺陷,因而不能將物流成本完整的計算出來,導致現有的電子產品物流成本不能被合理地掌控。
1.2效益背反規律
物流管理作為系統化的管理工作,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著效益背反的規律,這樣的管理規律會增加管理的成本。一方面,物流活動中各個環境中都存在著背反規律,因而各個成本管理環節有諸多矛盾,所以此消彼長之間,會讓其中的某一個環節降低生產成本,那么就會加大另外一個環節的成本增加。其中包括運輸成本和包裝成本等,或者包裝成本與裝卸成本,這些成本之間都形成二律背反的關系。所以在考慮物流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如果控制的不夠綜合或者全面,那么就會加大整體物流成本的消耗。另一方面,物流成本與服務水平之間也要形成一定的矛盾主體,兩者之間也是有著效益背反的情況,所以要求正確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水平和標準比較高的物流服務一定要加大整體的庫存量,通過高費用加大更多的服務內容,因而較高服務成本一定會產生。如果物流服務費用比較低,那么庫存量少,運費低廉并且服務項目比較少,這是降低物流服務水平和標準的關鍵。所以物流管理中,不要單方面的強調服務水平,不去客觀的考慮成本和經濟效益,同時也不能單一的追求低廉的成本反而忽視了服務的質量,要求企業在服務和成本之間尋找良好的平衡點。
2電子制造企業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的方法
2.1建立成本核算體系
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大成本核算管理,其中管理中的各項細則需要根據國家最新的物流管理標準,并且結合現代會計準則,讓企業物流成本結合企業先行財務管理制度,了解核算物流成本需要遵循的原則,最終的目的是讓物流成本的核算口徑和核算方法得到同意,這樣才能夠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化物流核算體系,從會計的手段和角度突破管理上的難點。
第一,需要統籌好物流成本的內涵。該內涵主要是為了界定成本規范,這樣能夠建立起統一化的物流成本標準,將物流成本做好各項分類。第二,在以成本會計為基礎的情況下,要求企業的成本核算部門建立專項物流成本核算項目,不要把物流成本和財務會計混合在一起,實現物流成本中的單獨以及全面的核定方式。第三,努力實現物流成本中的考核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物流成本會計數據系統,詳細的分析好物流成本,并且將物流成本的各類費用都分解到不同的活動以及部門中,形成正確的物流評定績效,力求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責任和意識方面有新突破,有助于發現問題、改進問題。
2.2系統化地分析物流管理狀況
分析物流成本,創新企業管理方式,目前企業效益背反規律是不能規避的問題,所以制作企業的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上不僅要強調具體控制要點,更要在系統綜合控制的基礎上重視整體控制。企業在系統管控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狀況,研究清楚企業各個環節中成本控制的要點,在優化物流運作基礎的前提下,通過流程再造或者結構和業務的整合,以期實現整個物流系統的最大化效益成本。一方面,要設置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實行物流具體活動的專項管理,這樣能夠全面協調有關企業內部生產和銷售的關系,讓各個部門在物流管理系統中做好相互之間的配合,將集中管理分解成為分項管理,各個細節的掌控有助于整個物流的管理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考慮清楚物流成本的最終目標,選擇合適的物流聯盟以及第三方的物流新型流通模式,通過第三方物流管理戰略形式,將部分以及全面的物流業務都外放給專門的物流企業,由于第三方有其自己的優勢,因而無論在規模、效應以及增值服務方面都要做到節約物流管理費用,努力提高資金的整體周轉效率。
2.3樹立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
通過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物流理念,能增強全員的物流管理成本。現今,我國的很多物流制造企業還沒有形成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同時也不是很了解物流的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方式,因而在思想管理和諸多管理上面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問題,提升現代化的物流意識,對于建立現代化的物流新概念意義非凡,通過建立現代化的管理意識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企業的“第三利潤源”,因而這是我國電子制造企業在管理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物流管理企業進入到供應鏈管理以后,企業管理中供應鏈的管理成本不僅要體現在物流這一個環境內,更要體現在其管理的全過程中。所以轉變物流管理理念,依靠采購部門或者銷售部門是不夠的,要在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中,形成系統化的成本管理,實現戰略成本管理要點,加大企業全員管理意識。
3結論
制造企業中有關物流成本控制的意義在于,研究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掌握物流中的各類要素,同時要求效益之間的關系呈現出背反關系,在科學、合理組織物流活動的過程中,努力加大物流活動的支出費用,在控制物流活動中物化勞動以及活化勞動兩者關系后,得到降低物流企業成本的目標,這是提升企業社會經濟效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何龍斌.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3(11):3-5.
[2]李勝馨,陳雅英.淺談生產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