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銘嘉
[摘要]基于知識社會建設背景下,精準扶貧實施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度,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全面掌控到龍鳳鎮扶貧現狀,現針對恩施州龍鳳鎮扶貧的現有條件展開了分析行為,并針對其扶貧效果展開了探討,旨在及時發現龍鳳鎮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凸顯出的相應問題,且鼓勵其在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對扶貧模式進行改進處理。文章從恩施州現有扶貧模式分析入手,旨在推動當前扶貧工作的有序展開。
[關鍵詞]恩施州;扶貧模式;績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85
龍鳳鎮位于恩施市中心地區,同時存有特困山區城,且呈現出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現象。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推動該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地方政府部門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強化了“五大體系”“四大路徑”扶貧模式的實施,繼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特困地區經濟發展問題,提升了居民整體生活質量,達到了最佳的地區發展狀態。以下就是對恩施州龍鳳鎮扶貧模式績效評價及啟示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恩施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參考。
1恩施州龍鳳鎮扶貧的現有條件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恩施州龍鳳鎮現有的精準扶貧發展條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制度角度來看,恩施州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為了彰顯制度化扶貧理念,制定了《龍鳳鎮綜合扶貧改革試點定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同時,在2014年方案實施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扶貧效果,致力于從產業扶貧、差異扶貧、搬遷扶貧角度出發,且旨在探索新型扶貧模式,由此來推動扶貧工作的高效率開展;
第二,從定向幫扶措施角度來看,龍鳳鎮地區政府部門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為了推進扶貧計劃的進一步深入,開設了“四個一”扶貧主題,即一家企業、一家銀行、一名黨員干部幫扶一個貧困戶,由此提升整體扶貧效果,達到最佳的扶貧狀態[1];
第三,從產業扶貧角度來看,龍鳳鎮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實施了“噴灌式”產業扶貧模式,同時注重為地區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金融支撐,并鼓勵保險企業參與到龍鳳鎮扶貧活動中,由此達到最佳的扶貧狀態,且就此提升該地區整體產業水平。
2恩施州龍鳳鎮扶貧模式
我國大規模農村扶貧階段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978—1985年為“大幅度減貧階段”,1986—1993年為“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階段,1944年至今為“綜合扶貧開發階段”而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恩施州龍鳳鎮在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實施了“五大體系”與“四大路徑”扶貧模式,同時在“五大體系”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扶貧效率,注重將層次化人口轉移作為出發點,建設一體化產業發展規劃,即引導龍鳳鎮產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為了增強自身產業競爭力,打造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空間,最終由此達到最佳的產業發展狀態。此外,基于恩施州龍鳳鎮扶貧工作開展的基礎上,亦著重強調了網絡化區域交通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特色化生態環境體系、集約化城鄉建設體系等的建構,繼而由此推動龍鳳鎮產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致力于打造特色化產業發展空間,并注重運用自然資源,穩固產業發展狀態[2]。
恩施州龍鳳鎮“四大路徑”扶貧模式的實施,首先要求地區政府部門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并深化城鄉間的聯系,由此打造城鄉帶動農村發展的建設格局,滿足龍鳳鎮扶貧發展趨勢。其次,龍鳳鎮在產業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亦注重支撐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由此來實現對特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帶動本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龍鳳鎮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亦注重從設施建設、生態建設角度出發,推動封山育林等項目的開展,最終由此迎合當代社會發展趨勢,且就此推動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恩施州龍鳳鎮扶貧模式啟示
31七項“到戶到人”制度
就相關調查表明,恩施州龍鳳鎮貧困人口占據農業人口總數的30%左右,且到2013年為止,貧困人口數量已經上升至7185人,為此,為了打造良好的地區發展空間,恩施州政府部門在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致力于落實“到戶到人”制度,且在制度實施過程中,注重從搬遷改造、教育與就業、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等層面入手來打造良好的扶貧空間,同時就此保障扶貧模式的針對性。此外,恩施州龍鳳鎮在扶貧活動開展過程中,亦注重倡導了動態考核模式,即在考核工作開展過程中全面掌控到該地區貧困類型,由此達到最佳的扶貧效果,提升整體扶貧管理水平。為此,各少數民族地區在扶貧模式創新過程中,應注重效仿龍鳳鎮扶貧模式,增設“一對一”“多對一”等扶貧方法,由此達到良好的社會發展空間。
32精確識別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績效評價研究活動開展過程中推出了AHP,即層次分析法,此方法在應用過程中致力于將復雜的問題以階梯的形式呈現出來,由此來提升整體分析效果。為此,恩施州龍鳳鎮扶貧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扶貧效果,針對龍鳳鎮扶貧模式展開了績效評價。同時在恩施州龍鳳鎮扶貧模式績效探究過程中,為了彰顯實用性績效評價理念,將龍鳳鎮扶貧模式績效評價指標劃分為三個層次,并將階段評價指標設定為扶貧搬遷、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等,由此滿足績效評價需求。另外,為了識別扶貧對象信息,亦注重綜合統計局數據、龍鳳鎮官方網站數據對績效評價數據進行整合,同時基于扶貧績效數據選取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雜質”等因素的影響。此外,恩施州龍鳳鎮在扶貧模式實施過程中更為注重強調對扶貧對象的識別,即2013年10月,龍鳳鎮地方政府部門展開了基礎性調查工作,獲知一般貧困戶為5826戶,特殊困難戶為512戶,即1103人,且注重將扶貧對象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如無勞動力致貧等,由此打造了分類管理的扶貧管理空間,提升了整體扶貧管理效率。
33聯動幫扶
第一,龍鳳鎮綜合扶貧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逐漸呈現出時效性、創新性特點,但其精準扶貧經驗總結領域仍然存在著某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影響到了扶貧計劃的有效實施。為此,當代各民族地區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注重綜合國內文獻,對精準扶貧方案展開深入的探討,從而由此達到最佳的扶貧狀態;第二,基于龍鳳鎮扶貧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可知,恩施市龍鳳鎮精準扶貧方案具備可復制性特點,為此,其他地區少數民族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應注重效仿龍鳳鎮扶貧模式成功經驗,且以直接復制的形式對自身扶貧計劃進行導向,最終由此推動本地經濟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在精準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完善聯動幫扶方案,例如,在病殘致貧型家庭幫扶計劃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幫扶單位的建構,同時動員醫療隊伍,為貧困家庭提供大病救助保障機制。而在供養學生貧困的家庭實施幫助過程中,應注重設置助學基金,同時鼓勵企業、社會人士等參與到幫扶活動中,最終為貧困學生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4結論
綜上可知,恩施州龍鳳鎮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為了推動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針對龍鳳鎮綜合扶貧改革績效展開了評價行為,同時在績效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得知,龍鳳鎮在扶貧計劃實施過程中致力于建設“五大體系”與“四大路徑”扶貧模式,繼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體扶貧效果。為此,當代各地區扶貧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應注重綜合龍鳳鎮扶貧績效評價數據,推進自身產業扶貧、生態扶貧等計劃的開展,由此提升整體扶貧效果。
參考文獻:
[1]文崗,盧毅,李理世行貸款交通項目績效評價模式及其啟示[J].交通企業管理,2015,12(2):57-58
[2]李鵾論精準扶貧的理論意涵、實踐經驗與路徑優化——基于對廣東省和湖北恩施的調查比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8):810-816,829
[3]毛婧瑤,葛詠,趙中秋,等武陵山貧困片區扶貧成效評價與空間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6,13(3):334-342
[4]徐莉萍,凌彬,譚天瑜我國農村扶貧利益共同體綜合績效評價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3,24(12):58-64,111
[5]張海霞,莊天慧非政府組織參與式扶貧的績效評價研究——以四川農村發展組織為例[J].開發研究,2010,11(3):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