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
摘 要:如何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成了社會大眾關心的焦點問題之一。如何教育孩子,使他們全面發展,對于教育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隨著人們對文化要求的日益加深,家訓重拾往日的風采,越來越為人們所應用。許多學校也紛紛效仿,樹立起家訓、家規。
關鍵詞:鄭氏家訓;德育工作;立德樹人
“江南第一家”傳統家訓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激情碰撞,可以擦出教育的火花,為我校“立德樹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我們可以根據相互聯系的文化精華確立好教育的重點目標,探究培育的有效策略,實現傳統家風家訓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根據挖掘的文化精華,學校可以從孝、勤、禮、義四個方面出發,我們挖掘出了教育的價值。
一、擦出意義的火花
1.提高個人道德修養:通過“孝”的系列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從小就養成一種孝義、感恩、文明、團結意識,提高學生的基本道德準則和文明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重塑“家”文化:學生學習并遵守嚴格的家訓家規,就可以從小規矩做人,就算長大后走入社會后也會懂得自己要遵守國法,不會去輕易觸碰法律的底線。以“小”見“大”,我們的家規就升華為國法。
3.建構和諧家庭氛圍:通過長期的精心培育,使“江南第一家”中的“家”“孝”文化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父輩與子輩、同輩間形成和諧氣氛,每個家庭成員承擔起各自的義務和責任。
4.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生活的環境和諧了,人與人就能在彼此之間建立起情感的紐帶,從而益于社會上下的團結和睦。
二、擦出教育的火花
1.“禮教式”教育
(1)鄭氏家族的“晨讀禮”規定:每天早上擊鐘二十四聲,家眾都應起床。擊鐘四聲梳洗完畢,八聲入“有序堂”,家長坐于堂中,男女分坐左右,朗誦男女訓誡之詞。放在當今的教育上,我們借鑒相關模式,提出“日有所誦”和“師生共讀”。每天早晨的7點40分,以《勸學》為鈴聲,全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集體誦讀,以經典的詩詞、文章、《鄭氏規范》為主要內容,為時十分鐘;中午12點10分,安排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坐班老師在教室陪伴學生看書,其他老師則在辦公室進行閱讀。
(2)鄭氏家族十分注重“尊孝禮”,子孫到祠堂祭拜時,必須恭敬、謹慎、態度端正;入祠堂也應該衣冠端正,不得嬉笑、談話,早上黃昏都應專心致志地恭敬進退,這是子孫對祖上的尊敬和孝順。我們將其引申為“孝義文化”教育,開展“知禮節,行孝義”主題感恩教育活動月,如重陽節、母親節等,針對低、中、高不同年齡層次的小學生,編制相應的活動方案。每學期末通過考核,每班評選一名孝義之星,開展巡回演講活動、孝敬事跡展覽、孝敬教育主題班隊活動,在學生中樹立學習的榜樣。
(3)鄭氏家族講究入學禮,家族中的孩童到了五歲,每月初一、十五參加祠堂聽書學禮,入了小學,參加四次,八歲才能入學。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校為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安排“啟蒙禮”。
2.“激勵式”教育
(1)語言感化。鄭氏家族中如有年幼者出言不謙虛恭敬、行動暴戾或犯了過失,尊長先要用語言循循善誘,反復勸說孩子及時改正,教以人倫大義,怎樣做人,不可用氣憤骯臟的語言,更不可捋起袖子用拳頭奮擊。編寫校本教材,開發校本課和孝義微課,通過學習“江南第一家”的家訓族規和感人故事,學生自覺地規范起自己的言行舉止。
(2)行為激勵。鄭氏在教育子孫為善上也有獨特的方法,他們制造“勸”和“惡”兩塊木牌,在紙上寫何人有功,何人有過失,將紙分別貼在“勸”“懲”牌下,以示賞罰,并將功過記錄在《勸懲薄》中。鄭家看待善惡的方法給了我校很好的啟發。每月培養一個文明禮儀好習慣學生,由班主任和少先隊進行優良的考核。每周一次“雛鷹爭章”,達成的孩子可在班主任處領取紅星,貼于“雛鷹爭章”的競賽榜上。學校還根據拓展性課程的開展給每一位學生制定“成長記錄表”,記錄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所有表現,最后給出家長的意見和學校的考核評價意見。
3.“體驗式”教育
(1)實踐鍛煉。鄭氏子弟,當隨掌門戶者輪去州邑練達世故,庶無懵暗不諳事機之患。意為每個子弟應跟隨“掌門戶”的去州縣,鍛煉、熟悉人情世故,避免遇事看不清或不熟悉事理造成禍患。為了發展學生的實際交往能力、待人處世能力,我校結合鄭氏規范這一精神,開展了由老師帶隊,學生進村“宣揚垃圾分類知識”“團結友鄰,共創美麗庭院”等活動。
(2)友善待人。鄭氏家族認為同宗共族之人與自己是一脈所生,鄰里鄉親在確實或無法生存時,要隨時給予接濟。為了讓孩子成為仁善明禮之人,每年寒暑假進行“春泥計劃”活動,老師帶領部分少先隊員,進入各個村莊,探望慰問孤寡老人;對于一些身體有障礙的學生,主動幫助智障學生學習,從小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成為一名待人真誠、助人為樂的人。
雖然時間流逝已近千年,許多規矩早已淡去,但“江南第一家”家訓文化的精髓猶在,對當今學校的育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價值。我們還將進一步研究“江南第一家”的家風家訓文化,挖掘出更多的精華,與現代教育進行碰撞,擦出更多教育的火花。
參考文獻:
王秋燕,汪斌峰.家訓家風: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形勢[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1).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