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奎
摘 要:拓展訓練在教育界是一種特殊的創新性的教育方法,將拓展訓練用在初中體育中,無疑是一種極其有用的教學方法。拓展訓練主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每個學生個人的能力挑戰,將拓展訓練應用在初中體育中可以極大地培養初中生頑強不屈的意志和遇到挫折時不服輸、勇于挑戰、沉著分析的強大心理就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淺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拓展訓練;初中體育課堂;實施策略
初中體育老師應該知道拓展訓練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關系到學生生理和心理,甚至學生對文化課的健康認識,所以初中體育老師在教初中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時候,應該首先制訂一份精心設計的體育教學方案,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特征,應用每個學生的學習獨特性,充分應用教學資源將計劃順利地實施下去,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初中體育老師應該如何設計這份教學方案。
一、當代初中生學習現狀與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的成功實施,人們手中的可自由利用資源越來越多,人們的想法也越來越豐富,當人類面對經濟一體化不斷的壓力,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加強自身的本領是活在當代的唯一手段,當然這種想法也就延伸到新一代的年輕人身上,于是開始出現各種學習提高班、各種學習加強班,甚至在一些人身上出現心理扭曲現象,導致各種教學難題出現,學習效率不斷下降,為了解放學生的身心,緩解學生的壓力,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必須從源頭上改變家長的看法、改變家長對學習的認識、改變老師的傳統教學模式。
二、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課堂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
拓展訓練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它的教學點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個人極限挑戰能力,所以順應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拓展訓練在當代教學中還是有極其可能廣闊的發展的。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學生是順著老師的指導盲目進行課堂作業,而新時代的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增強學生自我認同感、自信心、抗挫折、抗突發事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新型課堂,所以為了讓學生從小就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課堂教育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可行的。
大多數學生在進入初中時大概年齡為十二到十五歲之間,這個時候的初中生已經具備個人對是非的分辨能力和個人的選擇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他們更看重個人需要的滿足,因此老師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將體育器材準備充分,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在教學中老師也應該就地取材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學生喜歡的運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例如很多男孩子喜歡打籃球,女孩子喜歡羽毛球和乒乓球,因此老師可以利用他們對這些運動的喜愛,事先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熱身,當老師估計差不多的時候叫他們停止運動進行集合,這個時候的他們一定覺得很掃興,老師就可以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參加自己設計好的體育課題,在新的體育課堂中老師應盡量鼓勵學生去學習新知識,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團結協作,促進同學之間的關系,釋放他們對運動的潛力,讓他們愛上運動,在運動中釋放壓力,盡情展示青春活力,構建和諧的校園生活,還每一個學生一份完美的青春期和健康的初中體育。
三、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拓展訓練的進行需要各方人士的合作和支持,因此在學校里拓展訓練的進行應盡可能地得到校領導的支持,大膽創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校領導在安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進行,不然舉步維艱。體育老師要針對性地進行拓展訓練,例如,在訓練的時候老師應該選擇合適的人選參與體育訓練,降低訓練的危險性和體育老師的心理負擔,從而為其他的學生做好榜樣,打好體育拓展訓練的基礎。在此種拓展訓練中老師可以采取體力和智力雙重訓練的體育項目,逐漸增加體育難度,使參與學生挑戰極限,感受刺激,適應社會。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首先應該提高老師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才能在訓練中指導學生正確地挑戰困難,不然會出現老師慌亂,學生六神無主的情況,導致危險性提高,教學無法正常實施,挑戰終止,學生心理更加抑郁,對學習、對老師失去信心。
拓展訓練可以增強學生自我認同感、自信心、抗挫折、抗突發事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還可以釋放他們對運動的潛力,讓他們愛上運動,在運動中釋放壓力,盡情展示青春活力,構建和諧的校園生活,還每一個學生一份完美的青春期和健康的初中體育,因此堅持拓展訓練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實現學生和學校雙贏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祥.體育課程拓展訓練教學法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3(2).
[2]張奎生.拓展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
[3]楊曉黎.關于在小學體育課開展拓展訓練的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