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健
摘 要:當今,信息時代電子技術日新月異,設計領域電腦應用日益普及。計算機制圖渲染效果圖得到了快速發展,手繪表現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手繪的技能與手繪特有的魅力逐漸被遺忘。本文針對當前設計表現中所存在的沖突區,分析現代手繪的表現特色、手繪在設計表現中獨特而且無可替代的價值,以及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手繪表現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手繪表現;環境藝術設計;必要性
王受之先生在《世界現代設計史》中提出:“所謂設計,是指把一種計劃、規劃、設計、問題解決的辦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他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個方面:計劃、構思的形成;視覺傳達方式,即把計劃、構想、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利用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計劃通過傳達之后的具體應用。”把這些設計構思和設計理念轉換為視覺傳達的方式,就要借助電腦制圖和手繪表現圖。那么,電腦制圖和手繪表現圖,哪種方式更能準確地體現出設計構想和設計理念呢?這就是本文研究的對象。
1 當今信息時代設計表現的現象與思考
1.1 “快餐式”的設計
“快餐式”的電腦制圖,是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使用計算機快速“下載”“拼湊”“復制”“粘貼”的快速表現形式,從而完成設計效果。在行業中稱之為“快餐式”的設計表現。設計者由于商業運作的影響,片面追求程式化、機械化的設計,以期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更多的設計利益和經濟利益。如果無節制地依賴電腦設計,久而久之,就會使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僵化、創新思維缺失、設計靈感桎梏、美術功底荒廢,最終變成一個真正的計算機操作員。
1.2 手繪表現面臨的機遇與困難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多,而設計人才的短缺,促使許多國內大學開設相繼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報考藝術設計的考生逐年增加。但入校學生美術基礎參差不齊,對手繪設計重要性的認識不夠,缺乏實踐,導致學習手繪表現的學生整體水平普遍下降。
另外,社會對設計者需求量的增加,使社會上一些人看到了商機,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的快速崛起。這些培訓機構走捷徑開設課程,主要以電腦設計為主,不管質量,只考慮經濟利益,教學質量不過關,學生根本就學不到實際知識,導致學生手繪功底不扎實。他們覺得,電腦設計圖與手繪設計圖相比較,手繪練習過程枯燥乏味,成效緩慢,不如學習電腦設計制圖來得快。
2 手繪表現在設計中的體現
2.1 設計的創造性思維
設計方法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并貫穿于設計活動的始終。設計由思維產生,由手繪表現來促進和深化。設計師需要對形態美進行提煉,需要認知和分析物體的材質、形態及色彩問題的協調與矛盾的弱化。手繪表現從屬于設計,也是設計思維外化為形式的手段。在設計中,任何創造過程都必須先有思維后有表現。所謂“意在筆先”就是如此。
2.2 手繪表現在設計中的應用
所有的設計都是手和大腦組合的產物,設計構思往往是探索型的、開放型的,它不僅設想了多種變化和開闊思路的可能性,而且也反映在即時激發的特征上。手繪表現以它的即時性,使我們在同一時刻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使抽象的思維逐漸成為具體的、直觀的對象,這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設計師對于設計的理解,是一種研究特質的表述語言。因此,手繪表現是一種圖形化表現形式,也是設計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手繪技能作為有效的設計表現手法,不僅是設計意圖的外在表達形式,就設計文化的觀念而論,又可以顯示設計師自身的文化和修養。因此,在設計思維表現的語言中,最佳的表現方式仍然是手繪表現,許多杰出的設計作品中都是在手繪表現思考過程中獲得。比如公共環境藝術設計大師湯姆圖尼斯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手繪表現的形式來完成的。即使在計算機廣泛應用的今天,手繪表現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手繪表現在設計方案上的表現
手繪是設計方案的表現語言,它包括隨機性的草圖、記錄、設計圖等階段。在設計方案形成過程中,方案不能脫離草圖,草圖的產生是設計從主觀到客觀的形象思維的表現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手繪快速預想圖是設計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是設計者綜合素質的體現,是設計方案的表述,是最終形成的視覺圖形。
3 手繪表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3.1 手繪可以適應設計思維的連續性
熟練地掌握手繪表現,是環境藝術設計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設計師在創作的時候,大腦瞬間產生的“靈感”可以迅速地通過幾筆簡單的記錄下來,形成具體的視覺形象。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往往是復雜多變的,設計過程中很多的方案都是在反復的推敲中才產生最終的設計方案。而這一不穩定的過程只有手繪最適合設計者,把設計師頭腦中模糊的、抽象性的設計概念化、具體化。設計不斷地更新,表現圖也在不斷地變化,使設計概念不斷的、連續性的發展,最終使得方案成熟。雖然手繪表現設計不像電腦輔助設計那樣,能準確的表達作品的顏色和精準的尺度。可是,手繪的靈活性是電腦輔助設計所瞠乎其后的。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初期,最后呈現的效果圖在設計者的腦海里只是一個大概的形態,具有模糊性,而設計者就需要把這些模糊的形態圖示化、具體化。并且靈感稍縱即逝,這就要求設計者,在第一時間抓住設計靈感,并且在短時間內手繪表現出來。之后在這基礎上慢慢地細化,但這種細化的過程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最終效果圖。只有手繪才能適應變化性的思維,也只有成熟的技法才可以更好地表達模糊的概念。設計思維在設計過程中,當效果圖被否定重新來過的時候,若是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將會增添設計者的工作量,還有可能導致設計思維滯后、阻塞,失去連續性。
3.2 設計者的設計素養可以通過手繪進行提高
手繪在整個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起著無可比擬的作用,并且貫穿始終。在整個設計的后期,之于設計方案的多樣性,就需要更加的細節化。最終形成的方案需要與人進行溝通,所以設計者必須重新整理設計方案,在最后的整理過程中,必須要把自己才能看明白的設計方案和沒有充分表達清楚的設計細節處理清楚。在這一點上,手繪往往是設計者們的首選。手繪可以簡潔、快速地把整個環境設計的顏色、材質、質感等完整的表達出來,有助于設計者對整個環的理解和定位境。在后期的整理過程中,手繪表達真實地反映著設計者自身的修養。手繪表現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設計者自身的修養。
設計者的創造性思維可以通過手繪生動的、形象的表達出。因此,手繪效果圖具有自然、生動、靈性的特點,尤其是在景觀效果圖的設計中,手繪表現出的效果是電腦輔助設計所無法比擬的。
手繪效果圖是專業的語言,它不是一臺電腦所能代替的。手繪應該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此外,手繪草圖也是設計者與計算機交流的媒介,是必不可少的。與此同時,還應該發揮高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條件。設計表現依賴于電腦技術的渲染、保存、傳播等功能,因此,在設計的整個過程中,既要利用好傳統表現技法的優勢,把握手繪表現形式,同時也要利用好電腦技術在保存、傳播、效果表現等方面的優勢,從而最大化的實現設計創意和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2] 李文浩.手繪設計再認識[J].昌吉學院學報,2005(02).
[3] 顧大慶.設計與表現[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