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點針對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其中的弊端以及發展方向,同時引入水彩課程教學當中,依照實例對成人美術教育進行分析,闡述水彩課程當中教學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將得到的結果引入到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這一大框架當中,提供理論性依據。同時本文針對普通高校現有成人美術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定的解決對策,諸如課時安排的緊湊性、教學目標的改變等等,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對美術教育現狀有一個新的梳理。
關鍵詞:高校;成人美術教育;水彩課程;教學;探討
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由來已久,但是今年隨著高校課改,成人美術教學的課程需要得到新的梳理。本文以水彩課程教學為案例,在分析當下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現狀的同時引入案例,希望從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等幾個方面入手,分析現有成人美術教育的不足,為新的教育模式開辟路徑,幫助成人美術教育在教學過程上獲得提升,從而引入現有的美術教學當中,解決其所存在的教學問題。
1 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現狀
眾所周知,藝術的本質在于其具有的審美特性。審美即主體通過感官對美的對象進行體驗和感受,從中獲得精神的享受與啟迪,藝術以其獨特的審美方式把握人們的內心體驗,人們能夠在藝術的獨特審美體驗中獲得心靈的自由,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是藝術之外的事物所無法企及的,也正是藝術審美本質的表現。藝術的審美本質決定了藝術教育的本質也必然是審美的,失卻了審美,藝術教育也就失去了主心骨和獨立性。從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對藝術教育本質屬性的理解到蘇聯美學家斯托洛維奇對藝術教育本質的判斷,作者向我們娓娓道來,在縝密地分析后對藝術教育的本質下了結論: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藝術教育是審美教育,藝術教育只有突出了其審美本質屬性,才能塑造美的靈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本質的澄清對有效實施學校藝術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2 水彩課程教學現狀
普通高校水彩課程屬于熱門課程,對顏色的賞析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設計色彩的感受。對水、顏料、工具的掌控有助于學生增強對藝術技巧的掌控性,而水彩本身與國畫及油畫互通,有一定的藝術聯系,因此學習水彩畫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基于此近年來水彩課程受到了熱追,但是其課下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學生感到學習的知識過于狹隘,不能全面了解水彩課程。這是因為在成人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學課程“稀釋化”嚴重,如水彩畫課程教學應當從《水彩畫藝術史》開始,對水彩畫的文化、興起所處在的年代、近現代的發展進行詳細分析,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水彩畫的藝術發展規律,而現代化的快速教學忽略了這一點,只是單純地從技法上出發,力求教會學生在短時間內如何運用水彩畫,從“道”變成了“技”。基于這一點,不難發現,水彩畫課程教學在課時安排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
現代成人美術水彩畫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臨摹、速成、復制”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并不能起到引導作用,而是如同文化教學一樣進行填充式教學,課程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課程一開始就是以講技法為主,同時要求學生對優秀作品進行臨摹復制,考核標準被設定為“臨摹優秀與否”。這一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大部分經歷投入在技法的學習上,忽略了對于水彩藝術的了解。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藝術課程的教學,尤其是藝術史和文藝史的教學需要學生自我研讀與探索,教師能夠做到的是在一旁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對藝術產生興趣,而現在的教學,教師完全充當全職教育者的角色,課堂教學沒有情景,分析問題過于古板,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幫助教師完善教學制度,幫助學生走出填充式教學,就成為美術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思考方向。
3 提升水彩課程教學對策研究
綜上所述,水彩課程的弊端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定兩大方面。作者認為,教師也在其中有一定的教學責任,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課程設定最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所進行的教育形式,因此要解決普通高校水彩課程成人美術教學問題,從而延伸到所有教學問題,就必須從三個方向出發:第一,結合實踐需求和藝術理論需求完善課程設定,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所教學生的藝術文化水平,加深其文化內涵素養,使其在工作當中能夠將美術藝術與工作實踐相互結合。因此,在進行課程設定時,首先應該重視藝術理論的培養,其次應當重視時間的需求,最后還應當重視實踐與理論需求的結合,以這三點構筑成主要的課程設定內涵,拉開課程時序,遵照“433”理論,重新劃分課時安排。第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激發教師的引導力,提升教師對學生在學習藝術文化知識過程中的輔助力,而并非教師的思想意識灌輸,構建合情合理的課堂模式。作為藝術教學,應當將藝與術放在第一位,依托優秀的情景實踐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所學課程的文化內涵,從而達到提升學習的效果。最后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激發藝術形式與技能實踐的相互融合,鼓勵教師站在引導的位置,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完善教實結合。
4 結語
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從教實結合理論上研究的文章并不多。作者依據國外經典著作《審美價值論綱》從藝術與實踐的領域出發,從教程與課程安排的角度出發,以水彩畫作為案例,以研究整體成人美術教育為出發點進行分析,以教實結合為論證點,重新解讀問題。高校成人美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成人美術教育中遇到的業余性以及短期學習等問題,對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成人教育又不同于速成班,不能夠簡單低將基礎內容灌輸式地傳遞給學習者。本文以水彩課程教學為例進行深入的探討,實質上是要針對成人教育的現狀和特殊性,剖析重要的教學模式,引導和重塑成人教學的針對性,通過一定期限、短期內容的客觀要求,不斷地強化理論和實踐的指導與引導,讓成人在加深興趣,在教學中深入學習。一方面加強理論基礎的學習,一方面要保證觀念上的正確性,在教學模式的循循善誘和課程體系設置的步步引導下,不斷提升學習者的認識和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普通高校不普通,成人教育不簡單,教學模式齊全完備的新特征。
參考文獻:
[1] 黃會林.經典美術讀解教程(前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
[2] A.L.Kroner and Clyde Chuckhole.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n acceptsand Definitions[M] . New York:Random House,1952:71.
[3] Additions.美國傳媒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34.
[4] 杜天力.審美價值論綱[J].文學評論,1992(6):44-57.
[5] 郭聲健.藝術教育的審美品格[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3.
作者簡介:孫赫,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水彩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