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菲
摘 要:針對室內廊空間進行限定,提出廊空間的設計方法,從廊空間整體出發延展廊空間的界面、材質與燈光的設計方法與設計原則。將室內廊空間作為獨立的設計區域進行實際應用的研究。
關鍵詞:廊空間限定、設計方法、應用研究
對室內廊空間的設計和應用進行研究,首先要明確定義室內廊空間的界定。廊的概念與定義在古代著作的辭海中都有解釋,與建筑相關文獻中,北宋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中則為“屋垂謂之宇,宇下謂之慶,步檐謂之廊”。《營造法原》中“廊謂聯絡建筑物,而以分割屋宇,通行之道,列柱覆頂,隨形而彎,依勢而曲”。從中可以對廊進行詳細的解釋,是連接建筑和分割各空間的通道,支撐結構為結構柱,廊上方有覆蓋物進行遮擋,廊的走向伴隨地勢而變化,從古書籍中可以看出室內空間中廊的概念相對的繁雜和混亂,本文所要研究的室內廊空間是有頂界面并且側界面圍合的室內空間,由基層面、兩個或多個側界面共同限定的圍合空間,可以提供人們在空間進行空間交換場所。
1 廊作為“體”的布置設計
廊作為室內空間中重要的交通交換空間,對室內空間的流線組織和特性都有重要影響,優秀的室內設計中無論是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都有合理的交通流線,此時廊作為空間環境中的整體空間出現在建筑和室內空間中,廊的設計更大程度上作為明確空間功能和類型的作用。各功能空間的類型和功能是決定廊空間的先決條件。在針對廊空間進行設計時,要首先明確廊連接各空間的功能要求,明確廊的交通流線,走廊作為線性的空間形式和線性的活動模式,使得廊空間具有強烈的指向性。這主要是由使用者的視覺感知和心理感受所造成的整體表現。走廊的立面構成相當于空間化的墻。墻是不同空間相接處產生的邊界,主要用于分隔空間劃分區域。而走廊則進一步賦予了邊界以一定的空間層次,形成柔性邊界,使邊界在分隔空間的同時能為相鄰空間提供滲透交融的中介區域,從而使邊界具有更豐富的層次性和靈活的多樣性。走廊具有邊界性,它總是處于某空間的邊界。因此,走廊空間的自身形態的變化也就是空間邊界形態的變化,進而必然導致整體室內空間形態的改變。走廊作為邊界也可以用于分割空間,通過對整體空間的劃分來調整空間的尺度和形態。若廊的側界面通透,則隨著走廊兩側的空間是可以相互滲透與觀賞的。室內廊空間的高度和寬度要滿足動線人流往來的要求,特別是在入口區域進行人流疏散的主要空間,避免力圖追求室內造型而造成廊空間設計的空間高度過低,和寬度過窄而影響人流的正常流通。
2 廊“面”的處理應用
走廊“面”的處理包括圍合出廊空間的實體界面,針對廊空間的實體界面可以進行界面的造型的虛實處理。界面的處理中首先處理的是廊空間的識別性和藝術性,識別性增強廊空間的實際用途,強調身處廊空間中不會迷失空間的方向感,然后突出藝術性,增強廊空間的美感和設計感,在人們進行交通流線過程中的趣味性和交換性。例如意大利的地方電視臺將走廊的頂界面設計成波浪線同時配合燈光進行點綴,使得原本枯燥的走廊充滿趣味性和情趣性,減少走廊過長造成人們心理的壓抑感。其次,通過對空間界面的處理突出廊在室內空間的限定感,針對過于狹長的室內廊空間,可以通過對頂界面進行造型變化,將狹長的廊空間進行分割處理。針對建筑形式上而造成過于狹長的室內廊空間,可以將室內空間朝向廊空間的門、窗等進行實體結構視覺弱化處理,將門、窗等必要構件轉為為玻璃元素,將室內空間中環境延伸到走廊空間中,既可以緩解廊空間的照明采光問題,將室內采光融入走廊采光中。在建筑條件允許或室內空間私密性要求高的情況下,可將廊空間的門、窗進行縱向彩繪處理,拉長廊空間高度,從視覺和心理上增加走廊的寬度。
3 廊“皮”的選擇
廊空間的“皮”的選擇就是界面材質的選擇,可以說材質的選用是室內設計中最直接的明確的選擇,既體現著室內設計的效果表達,同時也是使用者對廊空間的直觀感受。廊空間的表皮選擇,要能滿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下,也能滿足使得使用者對環境舒適要求的目標,同時經濟造價不宜過高,比較廊空間是交通空間和等待等短暫停留的空間,而非室內空間中的主要使用空間,不宜喧賓奪主。材料選擇的不同帶給感受,白色的乳膠漆界面給人干凈、簡潔的干凈,適合大型公共場所,例如政府機關、行政辦公場所,光滑的花崗巖理石材料,給人感覺奢華有距離感,適合使用在休閑娛樂的場所,可以提高整體空間品味。而織物類材質給人更多的是親切感和舒適感,但因為織物類材質耐磨性較差,因此多使用在高級餐廳等場合局部使用。因此可以依據廊空間的性質,對廊空間的界面材質進行選擇,以上材質是對廊空間界面的實體表皮,而在德國科隆的Zoellner at Fair的“Kind&Jugend”展廳中采用的紙雕塑的界面來分割空間,通過紙張的鏈接形成空間上分割,而紙張的視覺滲透性給觀賞者以空間效果的連續性。同樣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是以線為主的表皮界面,線界面的表達具有一定優勢,線的形式更為多樣,可以進行疏密排列即可形成整體空間界面,大面積連續使用線進行造型,也可形成局部界面,小范圍密集使用線形成柱的感覺。而紙質和線簾或珠簾的界面保存時間都不宜過長,主要是因為這些材質耐磨和耐破損程度低,容易被外力損壞,且修復工程煩瑣,修復后觀感不佳。因此這類材質作為廊空間的界面時,通常是短時間的展示環境或人流量較少的空間中使用。
4 光和影對廊的設計
光和影視室內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針對室內中廊空間顯得尤為突出,建筑中為提高室內空間的使用率,通常將廊空間包裹在各個不同功能的室內空間中,因此廊空間極少有自然采光,通常都是依靠人工光源進行照明。廊空間的光不僅要滿足廊空間正常使用的照明亮度的光源穩定度,同時也是廊環境中渲染和烘托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廊空間作為室內環境中的過度部分,因此廊空間的照明亮度不宜過高,滿足基本的照明亮度即可,在具有針對性的展示和功能區域的廊空間可以局部使用照明燈具進行輔助照明。可以利用光源色的變化來調節廊空間的感受,在政府職能部門廊空間可采用冷光源進行照明,突出整體環境的嚴肅性。而在醫院環境中,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可采用相對柔和的暖光源,在醫院環境中廊空間不僅僅是交通空間,同時也起到患者等候醫生和檢查結果的等待空間,因此醫院環境下廊空間更應采用色彩傾向更為柔和的暖光源。通過人們對燈光影響下視覺感受產生心理、生理的變化。通過對廊空間轉折處的重點照明和光影對比,突出空間變化。廊空間燈光設計中,因盡可能避免產生過長的光影效果,避免給其他使用者造成空間擁擠的感覺。
5 總結
通過對現代室內走廊空間進行限定進而總結走廊空間設計特點與實際應用特征提高對室內廊空間的認知與設計思維。從廊空間“面”的處理方式從視覺方面改造廊空間。通過材質的選擇對室內廊空間進行直觀表達,形成廊空間特色空間氛圍。運用光與影的結合調節廊空間氛圍。從設計與應用的角度將廊空間從室內整體空間剝離開,作為單獨空間進行設計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永德.建筑空間的形態、結構、涵義、組合[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 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托伯特·哈姆林(美).建筑形式美的原則[M].鄒德儂,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 李道增.建筑行為學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