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鑫
摘 要:由于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因此,民族舞蹈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伴隨著中國各民族的發展流傳至今。民間舞蹈的形式包含著中國豐富的文化精髓,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審美特點。中國的地大物博造就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形式各異的民間舞蹈將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包含其中,這使得中國的民間舞蹈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舞蹈的形式傳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不同文化積淀下的民族的風貌。
關鍵詞:民族文化;民間舞蹈;舞蹈教學;滲透
我國的民族文化有著燦爛多姿的特點,中國的民間舞蹈富含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審美情趣,成為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我國的民族舞蹈與其他舞蹈之間的區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展現的舞蹈動作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文化。每一個舞蹈動作都展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獨有的特色。要想在舞蹈教學中將民間舞學好就必須要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在舞蹈中將民族文化滲透其中。
1 在當代舞蹈教學中民族文化的體現和教育狀況
在民族舞蹈的學習過程中舞蹈動作的學習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民族文化內涵的民族舞蹈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舞者跳出的民族舞蹈也就缺乏了民族舞蹈應有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因此,在民族舞蹈的教學中不僅要加強舞蹈動作的學習還要實現民族文化的教授,將民族舞蹈動作和民族文化結合,把舞蹈動作作為表達民族情感的一種方式。
當前很多學校在舞蹈教學中,大多是以舞蹈動作的形體所展現出的規范性來對學生進行舞蹈教育。由于缺少民族文化在舞蹈中的滲透,雖然在形式上能夠展現出民族些許的氣質但是卻不能展現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導致許多學生只是在老師的舞蹈動作上進行一遍遍的模仿,這樣不僅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舞蹈動作的要領比較緩慢,也使得越來越多舞者的舞蹈缺乏舞蹈的神韻和內在的情感。
2 將民族文化的學習同舞蹈動作的學習相結合
2.1 在舞蹈課程中設置民族文化學習課程
在教師開始進行舞蹈教學課程設計時,教師可以在舞蹈課程開始時設計講述一段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可以對民間舞的由來進行情景的描述或者對民族文化進行講解等形式的文化課幫助學生對民族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進而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民間舞蹈的基本狀態,使學生抓住舞蹈動作學習的關鍵,培養學生舞蹈動作展現的神韻,提高舞蹈教學中的效率實現學生舞蹈動作精髓的把握。
2.2 在舞蹈動作的分析中加入對舞蹈動作含義的分析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的教學中,應教學生認識到舞蹈動作的學習并不是對舞蹈動作的單純模仿,教師要對舞蹈動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因為每一個舞蹈動作都包含了民族的文化,在少數民族舞蹈中人們會模仿生活中常常出現的一些動物的動作。例如,在蒙古舞中許多的舞蹈動作都是在模仿雄鷹或是奔跑中馬的形態,通過對這些比較雄壯的動物的動作進行模仿展現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豪邁的民族氣質。學生在學習這些舞蹈動作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使學生將豪邁、瀟灑的感情同舞蹈動作進行適當的融合,通過對民族情感的融會,學生將自然地的展現出舞蹈的神韻與魅力。這樣學生不僅在形體上對舞蹈進行展現,還將舞蹈中蘊含的民族氣質和精神進行完整的展現,舞蹈動作不僅形似并且神似。
2.3 教師在教學中指引學生強化對關鍵舞蹈動作的學習
每一個民族舞蹈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獨一無二的舞蹈特點是通過一些典型的舞蹈動作來實現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關鍵的舞蹈動作進行強化練習使學生能夠抓住所學民族舞蹈的精髓,更好地學會民族舞蹈。例如,在學習傣族舞蹈的時候教師應教會學生抓住傣族舞蹈的精髓,將手部肢體關節之間的舞蹈動作進行強化,將這些舞蹈動作的關鍵部分進行強化學習保證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傣族舞蹈的典型動作,然后結合傣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將舞蹈動作完整的展現出來,展示傣族舞蹈的整體風格。
2.4 指引學生利用多媒體手學習舞蹈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形式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教學中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為舞蹈教學提供高質量的音樂效果,還能夠為舞蹈教學提供更多的視頻資源,使學生在舞蹈教學中欣賞到中外各種優秀的舞蹈表演。影視展示是多媒體的一項強大的功能,在舞蹈教學中單靠教師的簡單描述、介紹的舞蹈學習者很難準確的體會并把握舞蹈動作的要領,所以多媒體技術的影像功能播放的舞蹈視頻能夠引導學生對優秀的舞蹈表演進行欣賞,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技術引導學生對視頻中的優秀舞蹈動作進行學習,能夠引發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精巧構思。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在優秀的舞蹈視頻中感知舞蹈、了解舞蹈、掌握舞蹈提供技術支持。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的舞蹈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總能夠為學生呈現出精彩的畫面和觸動心靈的音樂效果,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舞蹈教師對舞蹈種類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舞蹈的種類又是十分的龐大。因此,多媒體教學在這方面彌補了教師在舞蹈種類欣賞的不足,多媒體可以為學生展現出多種多樣的舞蹈形式,例如,民族舞、古典舞、現代舞、芭蕾舞等。
2.5 結合傳統文化實現舞蹈的創新
一成不變的文化是很難得到發展和延續的。因此,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的創新舞蹈表演才會不被淘汰、才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升,舞蹈不能總是局限在簡單的表演,形式重復的舞蹈中很容易被人們所拋棄。因此,教師在舞蹈的教授中要將舞蹈中包含的傳統文化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抓住舞蹈動作的精髓和舞蹈背后的文化的情景下實現舞蹈動作的創新,讓學生意識到創新不能拋棄舞蹈藝術中的精髓。無論在什么形式的創新下舞蹈中的精神和文化不能改變,最終實現民間舞蹈的發揚和不斷創新,實現舞蹈動作能文化多種多樣的展現,使民間舞蹈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也使更多的人能夠欣賞民間舞蹈的美。讓民間舞蹈不僅僅是局限在專業舞蹈演員的欣賞范圍內,而是讓更多的人發現民間舞蹈的魅力,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對民間舞蹈的學習中來。
3 傳承和保護舞蹈中的民族文化
我國傳統民間舞蹈是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發源地,承載了中國重要的民族文化。數千年來,中國民間舞蹈隨著多民族文化的不斷發展綿延至今,民族舞蹈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民族舞蹈作為民族文化展現的一種重要形式其中包含了我國各民族的重要文化精髓,體現了各民族的審美心理,深深的植根于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之中。因此,中國傳統民間舞蹈對于我們的民族文化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4 小結
我國民族的多種多樣使得我國民族的舞蹈形式也豐富多彩,在對民間舞蹈的學習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民間本土文化的體驗,民間舞蹈作為一種重要的民間藝術形式其主要的藝術形式主要來源于各民族的生產和生活。對于舞蹈學生來說,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是民間舞蹈的學習中十分重要的,學生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民間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抓住民族舞蹈的精髓,將民族舞蹈更好的展示給每一位觀眾,實現民族舞蹈的傳承。學生在掌握傳統民間舞蹈中文化精髓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更多更美的舞蹈的創新,去感染每一個觀眾,使更多的人看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美妙之處,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蘇京.把民族文化滲透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66.
[2] 孫秋菊.如何將民族文化滲透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J].黃河之聲,20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