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慧
【摘 要】闡述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提出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題解題能力的四種策略。
【關鍵詞】英語 閱讀理解 解題能力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154-03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高考中至關重要,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題的得分對整個英語科目的得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v觀整份英語試卷,從完形填空題、語法填空題,到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都跟語篇的閱讀理解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激發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呢?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淺見。
一、小故事語篇教學,激發學生練習英語閱讀理解題的興趣
閱讀理解題都是以篇章為單位的,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應該以語篇為基礎開始培養。在進行閱讀理解題的教學和評講的時候,也應該是以語篇為單位進行教學。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培養良好的解題語感,從而有效地解答閱讀理解題。
例如,筆者每天上課前精心準備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剛開始時多以詼諧、幽默的記敘文或者廣告題型的文章為主,再慢慢浸透一些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等其他文體,內容是一些涉及社會、科技、教育、文化、人文精神、環境、經濟、自然等符合《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的素材。還要注意閱讀理解內容選材的廣泛性,注重材料的多樣化、交際化和生活化,通過這樣,學生的閱讀理解練習就能得到全面訓練,不至于費時費神地做題。從幽默故事入手,可讀性比較強,學生的興趣會很容易激發起來,而且幽默故事的記敘文和廣告題型的文章是高考閱讀理解的??碱}材,讓學生對此類題材的特點有所了解。通過精選之后,把故事材料印發給學生,每篇文章后都附有1-2個問題,開始上課時發給學生限時完成。剛開始時,學生的答案確實五花八門,做起來有點吃力。但堅持一段時間的實踐和老師的技巧點撥以后,學生的答題速度越來越快,準確率也越來越高,他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鼓勵。
二、通過師生互動,在英語課本文章段落中設置問題進行教學
課本中每個單元的Reading是最好的練習英語閱讀理解的材料。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完全可以依據高中英語課本的內容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講解到每個單元的Reading這一部分時,可以根據Reading中的段落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尋找答案,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如在新課標必修六UNIT3的Reading中,我們可以根據內容設置細節理解題:
1.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James grandfather is?
A.He is fit and healthy.
B.He is knowledgeable.
C.He love his grandson very much.
D.He leads an active life.
2.What are the ways to become addicted to cigarettes?
A.Become accustomed to having nicotine
B.Become addicted through habit
C.Become mentally addicted
D.Above all
在這個環節,老師可以給出A、B、C、D四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并讓學生迅速找到答案;如果學生的基礎比較好,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2個小組,讓學生對這篇文章存在的疑點進行搶時問答,由學生自己組織答案,教師只是在其中幫助理解就行。為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可以設置一定的獎懲,比如,輸的一組就要多承擔一次日常的英語書面表達的背誦,等等。只要學生愿意參與,開動腦筋去把Reading中的細節一一滲透,他們對課本中的Reading內容就能進一步進行挖掘,就能從泛讀進入精讀,那么,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就一定會有所提高。
當然,在課本中的Reading內容里面,會有一些長句、難句,教師在指導學生泛讀材料的時候,就要對課本中的長句、難句進行詳細的講解。因為長句和難句里面通常會包含有一些比較復雜的語法結構或者含有比較高級復雜的從句,這往往就是學生理解閱讀材料的重難點,而且也是讓很多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容易出錯的地方。在高考中,命題者在句子理解難度上大做文章,就是想通過增加句子的長度和使用復雜的句子結構來干擾考生正常的思維方式和閱讀習慣,從而達到考查考生綜合閱讀能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有針對性地對長、難句進行詳細分析,幫助學生掃除閱讀理解中碰到的這個“攔路虎”。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材料泛讀的時候,如果在材料里面出現了長句、難句,就會結合語法來進行教學。首先,指導學生分析句子結構,對長句、難句中出現的語法進行詳細的分析,甚至分析出句子的成分;其次,指導學生用英語思維去理解長句、難句里面出現的固定搭配、習慣表達和固定句型,培養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英語句子,而不是逐字逐句地一個單詞一個單詞進行翻譯的能力。經過長期有目的的訓練,學生形成習慣之后,對于閱讀理解題中出現的長句、難句就不會感到畏懼了,那么,對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就更加到位了,也就能進一步提高英語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在人教版新課標高一英語課本必修一Unit4的Reading Earthquake中有個句子:
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但是,幾乎都沒有把這些情況當一回事的這一百萬居民,當天晚上照常睡覺)
這個句子里面含有一個定語從句——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定語從句在復合句當中只是對先行詞起到修飾的作用,在分析這個句子的時候,可以指導學生先去掉這個只是起修飾作用的定語從句,然后再分析句子的主干,也就是句子的成分。那么學生就比較容易可以分析出主干句子出來:
The people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
通過這樣,學生對整個長句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最后,還要對定語從句中出現的固定短語think little of加以解釋鞏固和拓展提升,讓學生對think nothing of(對……滿不在乎)、think well of(對……評價很好)、think highly of(對……評價很高)都有所把握,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在學會分析長句的同時也鞏固了英語的固定表達和增加了詞匯量。
三、在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設計問題進行教學
高考的閱讀理解題不僅在內容上涉及的范圍和話題很廣泛,在命題角度的考查上也是多種多樣的。在進行閱讀理解題的訓練時,教師可以根據語篇的話題內容,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經了解的信息,揣摩命題者的心理,模擬命題者的出題角度,互相設置符合情理的問題,也鼓勵學生給出模擬的答案選項A、B、C、D,提出來供大家一起討論和尋找答案。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對語篇的理解非常到位,同時更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學生自己設計的命題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甚至可以評選出最符合這段文章內容的2-3個設問,從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閱讀理解題的考查方向所在。在人教版新課標英語課本的Reading素材之后,往往都會有4-5道問題提出來供學生從Reading中尋找答案,而很多問題只給出了命題角度,沒有提供備選答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內自己組織自己的正確答案或者備選答案A、B、C、D,而后通過小組之間的對比和討論,評選出最符合這道題的答案或者最科學的備選答案。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還可以讓學生對課本中的閱讀素材有更加深刻和詳細的理解,積累閱讀素材,增加詞匯量。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的Reading的時候,泛讀之后進入精讀,在小組討論中就有學生提出了這個疑問:
Which is the most probable reason why the monkeys in the rain forest are dying out?
A.Their habitats are being destroyed.
B.They are being hunted and killed.
C.There are too many tourists.
D.There is not enough food for them.
提出疑問,全班同學進行分小組討論,最后在備選的4個答案中,大家一致選擇了答案A。這樣對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閱讀理解水平都是很有幫助的。學生討論結束后,筆者設置了這道題:
What must be done if we want to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 successfully?
因為經歷了泛讀和精讀,學生們對Reading的內容已經很熟悉,所以七嘴八舌地開始了討論,各抒己見,氣氛很熱烈。很明顯,這個設問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
A.We must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B.Our government must forbid people to kill endangered animals.
C.People must collect money to protect the wildlife animals.
D.Our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conservation zones for the animals.
E.……
F.……
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對閱讀理解素材的了解更加深刻,在拓展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就學生討論出來的多個答案,布置學生完成一篇與Wildlife protection內容相關的小短文,進一步鞏固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此外,筆者在評講廣西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大綱版)的英語閱讀理解題C篇內容的時候,曾經與學生共討:除了卷面上的這3道題,對于這篇文章我們還有什么疑問?還想了解哪方面更多的相關知識?我們還能設置怎樣的命題方向,結果就有學生給出了以下的命題設問和備選答案:
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Lees parents in the text?
A.They have a comer store and their son lives sweetly.
B.They grew up at the comer shop.
C.They love their son very much.
D.They have a lot of jars of sweets.
2.In paragraph 1,we know that Chris Lee is the founder of
A.the comer store
B.CRF
C.the chocolate factory
D.the film Charlie
當然,作為學生,他們的理解和設問有時會稍顯羞澀與不足,題干和設問有時候也會顧此失彼。但是,堅持這樣的訓練,多鼓勵、多引導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的內容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思考,對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挖掘學生的閱讀理解潛能,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總結設問的規律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多從細節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推理判斷、文章出處、猜測詞義、作者意圖等角度來考查學生,所以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總結閱讀理解題的設問規律,從而提高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比如,在講解細節理解題的時候,注意教會學生尋找題干當中的關鍵詞,而且找出這個關鍵詞所在的段落位置,這是解答細節理解題的“題眼”,可以教學生根據這個“題眼”來進行推敲、對比、甄別,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比如,在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夏季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全國卷Ⅰ)的閱讀理解題A篇中考查了一道題:
Why is it difficult to find a wild bees' nest?
A.It's small in size.
B.It's hidden in trees.
C.It's covered with wax.
D.It's hard to recognize.
很明顯,這是一道細節理解題,根據第一段“Often,these nests are high up in trees,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m.”這句話里面的關鍵詞nests、difficult、find可以知道,這幾個詞是解答這道題的“題眼“所在,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根據這幾個詞在這句話里面來尋找答案,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題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是高質量完成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也是學生在高考英語中能否獲取高分的關鍵。提高閱讀理解題解題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激發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練習興趣,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水平的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題解題水平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宋書文,梁金進.現代教育學[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