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邦++孫孟猛
【摘 要】桃花源與“時間”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關系。時間不僅是桃花源的一條隱秘線索,還是桃花源審美的重要維度。
【關鍵詞】桃花源;時間性;審美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39-01
時間是桃花源的一條隱秘線索:作者首先割開時空的縫隙,交代“晉太元中”的時間節點,讓武陵漁人為向導,隨著漁人的的“忘路”和“忽逢”,讀者透過這個“小口”一步一步窺測隱秘世界,進而“豁然開朗”。武陵人的桃源之行實際上是與桃源世界的一次“時間對接”。對接之后,桃花源再度迷失在時空長河中,后繼的尋找者“不復得路”,而“后遂無問津者”。
其中,存在兩種時間:一是具體的歷史時間,一是模糊的桃源時間。漁人從“晉太元中”的節點進入桃花源,通過“小口”的“穿針引線”實現兩者的對接。
歷史時間對于讀者是可定位的,而對桃源人則是無效的。歷史時間是一種人為的、深深烙印上政治強權色彩——王朝姓什么便是什么朝代——的時間,原本的自然時間變成了一種被權力左右的時間。在中國,時間和政治不可分割,時間被政治占據,政治必有時間階段,政治-時間性成為人們存在的必然特性。海德格爾說:“存在通過時間而被規定為在場狀態”[1]2。作為生存在世俗中的人,必然在場并占有時間,同時被規定為某某朝代、時代的人。人的在場,是一種宿命。在此過程中,人要經歷和承受歲月的無情變遷,要歷經變遷中的喜怒哀樂、旦夕禍福和生老病死。同時,人被時間中的權力所限制、捆綁、規訓,無法掙脫,不自由。這樣,本然流動的時間被分割為相對固定、隔膜和強制的無數個小空間。
桃源世界幾乎沒有“時間感”,反倒是一種生活情境的“循環感”,其時間不表現為朝代的更替,而呈現為一種空間的、活動的循環往復,是一種詩意畫面的永恒持續。桃源時間自然而然的“持續”和“循環”,本質上是一種空間的舒展。時間不再是線性的拉長和延伸,不再是帶有權力的被動生存,而是一種萬物并作、怡然自得的敞開。在敞開中,桃源人共享時間饋贈的祝福,自得其樂地生活和勞動。在桃花源世界里,時間被意境化了,它不再僅僅關注外在的歲月流動,而是關注人的內在情感和心性的自由和自得。
可以說,桃源人與時間的關系是一種詩意的、和諧的審美關系,這種時間使人回歸本真的存在,擁有本真的時間,而這就是一種審美時間,審美的生存方式。這種審美時間的形成在于:
桃源時間符合中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與天地萬物共同生成、生長和流動,萬事萬物在不斷的生成中。中國人對宇宙大道的把握是“生生而有節奏”,[2]94這節奏正是時間的節奏,也是生命的自然節奏,其社會典型即“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3]220。桃花源世界明顯地帶有“小國寡民”的遺留痕跡,體現了人在宇宙中自然的生存狀態,在這里時間是生命的自我展開,是萬物并作而生生不息,是一種遼闊而有具體的秩序感和自由感。
桃源時間是陶淵明隱逸生活的文學映射,源于他對時間的獨特領悟。陶淵明很會享受時間,“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羲皇上人”。(《與子儼等書》)他認為萬事萬物都處在處在時間的河流中而享受時光的浸潤,“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保ā讹嬀啤罚┧J為人應該與天地萬物同流。同時,陶淵明對之前的為官生涯是持否定態度的,“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歸園田居》)
再次,桃源時間符合中國人安居樂業的的審美追求。在歲月中安靜生活和自然棲居,這種自然生存是我們的一種理想生活,說到底就是安居樂業?!熬印本褪蔷幼≡诖?,是一種靜態的自然呈現;“業”是一種勞動和活動,是一種動態的呈現,它表明棲居的人動靜皆宜,往來自如;“安”是安其所居,即人們為在此而自得和心安;“樂”是樂其所業,是人與自身活動一種和諧關系。
最后,桃源時間是本真時間的復歸,歷史時間是本真時間的異化,而桃源世界則反之,它肯定了時間是人的時間,是每個人詩意綻開自己生命之過程,也是個人與宇宙和諧律動地本真狀態。這種生而有節奏的審美性時間恰如自然流動的河水,萬物各得其所,澎湃著一個詩意的世界。它沖破了秩序的“網幕”,彌合了世俗時間的斷裂碎片,讓被世俗分割的本真時間復歸到原來的本真面目。在藝術的意境凝造中,將人從世俗生活中解脫出來,游蕩于一派純粹無瑕的時間清流之中。
桃源世界展示的是本真時間里的人的生存狀態,是生命的綿延、舒展,是詩意的、審美的棲居,是回歸本真的自由。
參考文獻:
[1][德]海德格爾.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宗白華.美學的散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老子.道德經[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簡介:
劉維邦,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美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典美學;
孫孟猛,男,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影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