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陸韋
[摘要]全科定向醫學生在職業認同上呈現出職業認知不全面、職業情感不穩定、職業期望不合理、職業價值觀不清晰等特點,導致多數學生出現思想困惑、學習懈怠、行為焦躁、對前途迷茫失望等負面問題。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導,幫助認清客觀環境;通過疏導功能,培養職業歸屬感,牢固職業感情;通過減壓功能,調整過高的職業期望,制定合理的實施步驟;通過育人功能,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強其職業勝任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定向醫學生;職業認同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215
為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解決基層“看病難”的現狀,[1]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六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決定在中西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免費的全科定向醫學生培養工作。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定向生以全科醫學生培養模式為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然后讓其扎根基層,造福鄉鎮、服務農民。經本課題組發現,學生對免費政策和醫學專業整體持認同觀念,其中,定向就業的規定在其未來的職業認同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預作用,既能使他們畢業后安心扎根于基層,又能使其實現職業價值,完成職業生涯計劃,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1 研究對象
定向醫學生在獲取錄取通知書之前,必須簽訂三方(學生、學校、基層)協議,承諾本科畢業后返回到基層服務6年。該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將享受“兩免一補”的國家政策,即免學費,免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6000元/年),同時享有人事編制的工作。較之普通的醫學生,學業免費與去向穩定使其成為一個特殊群體,在其職業生涯規劃上也表現出差異。[2]2016年2月,本文課題組選取了貴州省遵義醫學院、貴州醫科大學和貴陽中醫學院三所醫學校作為調查對象,且對在校的五個年級隨機抽取了6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有效問卷556份)。
2 結 果
2.1 職業認知不全面
多數學生表示高考前熟悉或基本熟悉國家相關的信息,并且贊揚免費政策,但這種認識是不徹底的,部分學生只看見了優惠政策給自己帶來的便利,卻沒有將未來要履行的義務與之相掛鉤。同時,學生僅僅把自己未來的職業工作定位為一名“鄉村醫生”,說明他們還未從理性上認清基層醫生的職責及價值。
2.2 職業情感不穩定
多數學生填報定向專業是緣于成績差、經濟困難、長輩推薦等原因,少數是出于自己愛好和志向,恰有49.28%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動力正是來自于對研究對象興趣,因此,缺少興趣的學習不僅造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重要的是使學生缺少了歸屬感。同時,多數學生不贊同終身在基層行醫的觀念,另有62.23%的學生甚至存在違約的道德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扎根基層、服務社會的信念。
2.3 職業期望不合理
由于鄉鎮條件較為艱苦,以及對自身職業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3]加之有54.14%的學生未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因此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彷徨。同時,長期以來,“跳農門”的教育觀念使很多農村學生萌生了走出大山,走進城市的就業期望。他們本想借此讀書的機會,以便謀求更好的職業發展,但卻不得不接受必須返回基層工作的承諾,這讓他們在現實與夢想之間產生了矛盾的思想。再者,同期的非定向學生在城里擁有了心儀的工作,而全科學生只能返回縣城,50.54%的學生產生羨慕與糾結的心情。
2.4 職業價值觀不清晰
72.32%的全科生對將要從事職業的重要性、社會價值以及可能帶來的功效還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判斷,職業價值觀尚未確立。甚至有46.94%的定向生明確表示不會再一次選擇定向專業。
3 討 論
3.1 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功能,加大免費政策的宣講力度,通過專業教育,增強學生對定向專業的認知能力
國家免費政策的出臺,為農村困難子弟提供了免費接受高等醫學教育的機會,但由于對政策理解不到位,使得部分學生認為這是他們用6年的定向“約束”換取的,是一種補償,扭曲了權利義務觀。培養單位要重視新生的入學教育,從不同層面交代清楚免費政策的實質,讓學生心中有數,懷揣感恩意識;鼓勵低年級學生提早實踐基層醫院,直觀感受鄉鎮醫療衛生發展的現狀以及國家立志建設農村的決心,樹立職業自信;引導高年級學生正確了解農村的客觀環境,增強他們腳踏實地的高尚品質,同時,加強醫德醫風的專業教育,加深職業認知。
3.2 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導功能,關注定向生的實際需求,從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入手,加強職業歸屬感,牢固職業情感
與非全科定向醫學生相比,定向生的工作集中于鄉鎮,就業條件以及發展空間較之城鎮都欠佳,這是學生最為關切和擔憂的問題,培養單位要提早做好思想障礙篩查工作,隨時關注學生的需求。需要通過觀看“尋找最美醫生”“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感動十大人物”等形式,讓學生學習榜樣的先進事跡,堅定信念;幫助學生調適心理,全科定向醫學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適逢其時享受到了國家政策,從而完成了自己的大學夢,不僅如此,還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要懂得享受幸福,從而增強專業歸屬感,堅定職業情感。
3.3 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減壓功能,加強職業生涯指導,形成合理的職業預期,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和具體步驟
全科醫學生受到各界的注視,無形中增加了壓力,無論做得好與壞,都時刻被對比著,成為了議論的焦點。培養學校要減輕學生的思想包袱,當務之急是讓他們做好學生的本分,告訴他們靜下心來,專注學習、勞逸結合、信守承諾。同時,多數學生缺少合理的人生規劃,盡管工作早已落實,但其職業理想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是不穩定的,因此,要適時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做好雙重準備:一是要打牢醫學基礎,擁有基層就業的勝任力;二是要具備在工作時繼續自學、深造的能力,形成長期發展的后勁和能力,并細化職業目標和實施步驟。
3.4 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強世界觀、人生觀的引導,促進正確職業價值觀的形成,并在時代召喚中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90%的學生來自農村,畢業后返回家鄉服務,要加深他們對生源地的認識,感同身受同村人民對于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急切期望,體會那種被廣大群眾需要的情懷,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將自己的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在行醫的過程中去探索、去實現個人工作的職業價值;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勇于肩負起義務與使命。
4 結 論
正確的職業認同觀是每個全科定向醫學生高效進行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意識,需要各個部門及個人的高度重視。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培育過程中的作用,讓他們擁有正確的職業觀,樹立扎根于基層的服務信念,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修銀,陸召軍,嚴文君,等.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西部科技,2014(12).
[2]柏珂,王虹.思想政治教育在定向免費醫學生職業認同形成中的作用發揮[J].前沿,2013(2).
[3]徐景彩.論全科免費定向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中),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