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最好的學習動因就是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小學生愛玩愛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形象、直觀,輕松愉快,生動活潑,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自覺、積極學習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激發興趣 ;快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6C-0055-01
一、情感誘導
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要使小學生喜歡學英語,首先要激發他們的興趣,教師的形象、言語以及情感的流露,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動作,傳遞給小學生親切、和藹、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進而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每當走進教室,我總是微笑著向學生問候,親切地與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總是適時地鼓勵學生的回答,總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優生、學困生紿予同樣的關心和愛護。
二、兒歌熱身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唱歌能使學生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因此,教唱英語歌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課前一首歌 ,是組織教學的好方法,它能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激昂的情緒,為上好一堂課作前奏;課中一首歌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使他們減少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兒歌,因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美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師利用兒歌熱身,學生們常會感到新奇振奮而手舞足蹈,拍掌應和,自然而然地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營造濃烈的學習氛圍。
三、創設情境
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結合這一特點,教師要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使學生有親切感并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
課本中的大多數單詞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筆者盡量讓學生在聽到這些單詞的同時親眼看到、親手摸到這些實物。這樣聲形并舉,調動學生的眼、耳、口、鼻、舌等多種器官,使他們津津有味地學說單詞。我還常常準備一些容易帶入教室的小實物和繪制的圖片輔助教學。當我把一些玩具小汽車、公共汽車、飛機、輪船等一一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時,他們睜大了眼睛、豎起耳朵迫不及待地想模仿這些單詞的發音。他們有的都搶到我的面前來了,生怕失去一次表達的機會,可見直觀教學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幫他們建立起事物音形義之間的直接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習慣。
四、組織游戲
傳統的英語教學往往很注意課堂紀律,課堂上學生們靜靜地聽老師講,然后跟老師讀,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繞口令等,激發學生的興趣。90%以上的小學生喜歡課堂教學游戲。游戲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快樂,使他們的身心投入;游戲使枯燥、機械的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如單詞比賽touch and guess、傳悄悄話等。
如在教學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Is this a…?Yes, it is .No, it isn't.這些基本句型時,我設計了“Guess”的游戲。課前我準備一只裝著實物的盒子,讓一學生主持判斷對錯。主持的學生問What's this ?全班學生立即爭先恐后地舉手,S1:Is this a pencil ?S2:Is this a sharpener?…在競猜的過程中,學生不斷重復使用所學的實物單詞,枯燥乏味的句型操練因為有了這個游戲而變得生動活潑、其樂無窮。
五、小組競賽
興趣和成功往往緊密結合。經常性的成功體驗可使人的需要不斷滿足,心情舒暢愉快而求索不止,這對英語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輕松、和諧、教學相長的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以趣味活動為主線、以學生心智發展為重點,教師要讓學生經常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堂上開展小組競賽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我把全班分成四個組,每一組給他們一個吉祥物,如Bird Group、Cat Group、Panda Group、Monkey Group 等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模型,在每節課的復習、操練等環節穿插進行一些競賽、小游戲。每組派或抽學生參加,誰先回答老師的問題或者取勝,就得到一個“小笑臉”。所有學生盡可能為本組增添光彩、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抓住“興趣點”展開教學,教師要找準一個最佳切入點引發“靜水投石”的中心輻射效應,使“興趣點”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以點帶面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克苗.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0,(12).
[2] 劉海伶.快樂的英語課——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J]. 海外英語,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