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乙青
摘 要: 語文知識是語文規律的科學概括和語文學習方法的科學總結,語文訓練和語文能力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如何發展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習作能力是當下小學中年級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 小學中年級語文 口語交際 習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育是當代社會下發展孩子們智力與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是提升國人綜合素質與文化修養的重要標志。提高中年級口語交際能力與習作能力是學習母語的優異表現。
一、小學語文智力發展現狀與目標
知識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有氣質,同樣,知識可以讓孩子們變得充滿靈性。小學語文的智力開發主要體現為鍛煉人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與注意力五種基本因素。然而,提高小學語文中年級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與習作能力是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口語交際主要是鍛煉他們的傾聽、觀察、思考、分析、應變等多種能力,這方面能力又推動了習作能力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培養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寫作能力。然而,很多小學教學模式有些拘謹與不開放,只注重讀與聽,不太注重說與寫訓練。人與人溝通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人們必備的一項素質,體現孩子們主動與人溝通的興趣所在,是實現孩子與社會加強聯系的一種手段,準確無誤、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是開啟他們心智的一把金鑰匙。只有先學會“說”,與人交談時勇敢、真實地吐露心聲,讓自己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相互交融,才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
怎樣講話?怎樣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意識?是提高中年級孩子們口語交際能力要思考的問題。隨著知識的嵌入式教學,慢慢由教師們加以科學引導,他們通過恰當構思,凸顯語言組織能力,從而將會話內容轉入書面形式,如同小溪匯入江河里面,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神奇的寫作能力得以應運而生。
二、小學語文加強口語交際能力與習作能力的必要性
口語交際與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形式。通常情況下,孩子對語文這一母語文化的掌握情況,是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與運用,是中國人最豐富的語言積累與語感培養標志,繼而發展智力,使他們的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提高。另外,小學語文教學還可以充分發揮與凸顯人文情懷,諸如理想、信念、價值、個性、品德、情感、意志、情趣等多種要素。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與文化內涵,是建立與穩固內心價值觀、人生觀的基礎。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以詩詞歌賦等藝術表現方式詮釋人文精神的博大與豪邁。在科學地駕馭其文化屬性后的又一科學文化知識,囊括了聽、說、讀、寫等各類表達方式與能力。
三、加強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與習作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創設交際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教師可以創設交際語言環境,以語文課本中的文章為基調,進行繪聲繪色地表演,讓學生引起共鳴,從而愿意張開口,跟著教師的引導,開啟自己的有聲表達時代,使情景交融,原本書本上的課文在教師的精心安排與布置下躍然紙上,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體現素質教育的一方面,把最優美的文字帶到孩子們的心靈里面。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慢慢實現德藝雙馨,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文化建設,又把傳統語文課程實踐做到家,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享受“快樂語文”的樂趣,加強對語文學科的塑造與培養,流暢優雅的口語交際能力體現了學生的基本素養,為他們日后的生活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語文課本上的故事內容與體裁,改編各種各樣的音樂劇、舞臺劇等。
諸如:“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臺灣歌曲—《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這些童年趣事常常在我們眼前浮現,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夕陽下的燕子,那些“開心”和“煩惱”……今天,同學們回憶一下童年充滿稚趣又很有意思的往事,用語言文字把它表達出來,和同學一起分享(板書:童年趣事)。情境激趣引發學生期待,為學生搭建很好的交流平臺。
(二)先說后寫,說寫結合,提高寫作能力。
日積月累的語文學習中,學生經過老師的指導,慢慢培養起來口語交際能力,然后學會說跟表達,在主動表達自己思想的同時,提高文學素養與思想水平,學會理解事物、辨別事物等方法,慢慢學會用書面形式寫出自己的認識。增強寫作能力,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既有流利舒暢的口語化表達方式,又會含蓄委婉的書面表達方式,讓充滿文化氣息的語文學科綻放光彩,把冷冰冰的文字變成每一層帶著故事與人物情節的鮮活力量感,讓文化與思想都插翅飛翔,在教師們的循循善誘下,讓孩子們開啟充分的想象力空間,活躍思維,逐漸實現文章的再創作。以此培養孩子們的寫作能力與組織語言能力。
教育心理學家對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動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人們的各種交往方式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人與人溝通交往的約一半時間都在聽,所以,聽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可以說,一個人是否會聽,將直接影響他(她)的社會交往能力。
小學中年級教師們可以適時在不同時候舉辦各種故事會活動、演講比賽、詩歌朗誦大賽等,諸如,不定期地舉辦一些詩歌朗誦大賽,提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然后再進行詩歌、作文比賽,增強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既豐富孩子們課堂內外的生活,又以各種文藝匯演形式發揮孩子們的表現才能與愿望,或“愛國征文”等,以孩子們稚嫩的筆觸抒發他們心中的感慨,對父母與家人的感恩、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用屬于他們的童真看世界,激揚起他們的小小感慨。
大量語文實踐證明,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可以促進孩子們的知識遷移、信息同步、優勢互補等,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整體素質,學會主動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同時,又擁有一手漂亮的寫作能力。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故事,用心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思想。是非常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教學模式與發展方向。
在小學中年級這一孩子們智力啟發的關鍵時期,教師們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他們,讓他們在語文的浩瀚海洋里面遨游,不單識得幾千個漢字與詞匯之類,非常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運用好那些知識,讓它們為己所用,在不經意中變成自己的思想與文化標,形成自己的一套見解與思維方式,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體現了他們毫無障礙的健全人格,寫作能力則可以展現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兩種能力仿佛一對羽翼,讓他們個個瞬間可以飛起來,實現自我價值的飛躍與綻放。
參考文獻:
[1]李廣,程麗麗,計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調查研究:問題分析與改進建議——以吉林省C市五年級小學生為調查對象[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07):219-223.
[2]韓光明.小學語文高年級口語交際的認識與分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2,06(03):14-17.
[3]崔巒.小學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強語文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7,12(02):22-27+44.
[4]陳建國.小學語文教學目標體系的科學構建[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2,01(05):67-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