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如
摘 要: 隨著高中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化學作為高中學習的重難點課程,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是任課老師面臨的關鍵問題。傳統教學模式中只關注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被動吸收,忽視對學生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培養。而互動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形成良好的互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文針對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互動課堂 教學應用
高中化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比較強的理工類學科,課堂教學方式是靈活多變的,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可以自由切換教學方式,旨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在化學教學課堂上與學生形成良好互動,以及實現互動效果有哪些有效方法?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此提出思考和建議,旨在探索出更好的高中化學互動課堂教學方式和策略。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概述
化學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課程之一,由于化學知識有著較多的公式、原理等,相對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很難長時間保持在較高水平上,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一些有效的方式對策,改變這一現狀,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質量?,F代化教學理論明確指出: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較統一的教與學的關系,而這一理論的實質就是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形成一種良好互動的關系;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師生之間產生的一切交互性溝通或交流都可以稱之為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會產生信息交換的效果,通過信息交換,學生與教師之間心理上的距離會變得更近,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心理或行為上的變化。化學教學中,教師靈活運用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斷發展自身的探究思考能力,學會運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盡可能避免進入學習誤區。由于知識點的不同,相應的互動方式和程度也會有所不同,課堂教學中需要培養的知識技能和側重點各不相同。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根據已經學習且掌握的知識點,自主地解答問題,并且給出解析過程。教師設置如下問題:(1)除去工業原料氯化銨中所含雜質氯化鐵的方法是什么?(2)溶液中含有Cu、Hg等離子,需要加入什么才能將沉淀劑除去?
學生根據已經學習的知識與實驗技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得出以下結果:(1)需要利用:加氨水,并且將氨水的pH值調節至7~8,利用Fe■生成Fe(OH)將沉淀除去。(2)需要加入NaS、HS等。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解析:(1)氨水的離子濃度<1×10mol/L,能夠實現完全沉淀,因此可以將工業原料氯化銨中所含雜質氯化鐵除去。(2)加入鋇鹽,是由于BaSO相比CaSO更加難溶,而且使用鋇鹽可以促使SO沉淀更完全。
此外,由于高中化學學科,不僅要學會理論知識,還有一定的實驗技能要掌握,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知識的不同,適當將理論實際結合起來,與學生形成更好的互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分析、總結,探索出更好的教學策略。
二、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形成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
課堂教學畢竟還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所以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互動不是單純的提問問題和回答問題,需要進行有效率、有意義的互動。教師作為指導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知識接收能力及學習積極性進行具體分析和了解,從而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決不能局限于教師單方面的教,要在教的過程中與學生分享、理解,站在學生角度,與學生一起理解知識、學習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個性,這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激發。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形成良好的互動互惠關系,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同時營造出良好的民主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收放自如、敢問敢答,為師生互動創建更好的環境條件。
2.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強化互動效果。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放式,使問題的問與答成為師生之間互動的橋梁。結合實際課堂教學內容,設立一些契合課堂知識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同時代入到教學環境中;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意識。在問題設置方面,建議以由淺入深的梯度問題為主,如簡單層次的問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這在化學知識中屬于難度較小的問題,繼而提出:從化學反應速率角度,對合成氨較適宜的條件該如何選擇?相對于上一個問題,這個難度稍微加大了一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第三個問題: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思考、討論,以這樣層層深入的問題形式,所舉例的問題之間具備的關聯性不強,但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問題設計,關聯性強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重點;較分散的問題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3.理論結合實際,優化課堂互動的氛圍。
在學習中任何教學方法都不及學生自身具備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更高效、優質地理解課堂知識。高中化學并不是一個純理論的科目,在進行一定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設定一定的實驗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好奇心,推動學生愉快自主地學習;利用一定化學反應產生的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習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化學規律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在Fe(OH)的教學中,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動手準備Fe(OH)沉淀;在完成這一環節的實驗后,學生會從實驗結果中發現,沉淀后的Fe(OH)呈現出的顏色是灰綠色,與教材中描述的白色相悖,這時學生會對這一實驗產生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將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實驗結果呈現在學生面前,也就是放置一段時間之后,上層已經變成了紅褐色的Fe(OH)沉淀,緊接著學生會產生更多疑問,好奇心就更強烈。這時,教師就要開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了,為什么Fe(OH)2沉淀會產生這樣的變化?老師實驗得出的紅褐色物質是什么?我要怎么改善試驗方法才能得出與教材描述一致的白色沉淀?由一開始動手實驗吸引學生的吸引力,繼而對其實驗結果提出質疑,展現出另外一種實驗效果,引發學生對實驗內容、方式的思考;好奇夾雜疑問,學生會向老師提問很多問題,當問題越多時,則說明學生投入得越深,互動效果越好,相應的教學質量就越高。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提出的課堂教學體系下,優質的課堂內容設置和合理的教學方法的使用,對學生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互動模式教學主要通過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加強學生在學習中合作探究等,在教授基本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身素養,有助于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值得提倡。
參考文獻:
[1]劉小紅.新課改下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8):103-104.
[2]陳園.淺談“四步互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4(29):54-55.
[3]王君霞.論高中化學課堂中的互動教學模式[J].高考:綜合版,2015(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