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魯然
摘 要:現階段,我國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育教學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協同創新理念要求創新突破多個主體,實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元素的深度合作;在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育教學改革中,協同創新的理念可以幫助高校更好的實施改革,推進高校、企業、政府等多個主體之間的深度合作。為此,筆者在本文中就協同創新視野下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改革進行簡要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協同創新;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U2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212-02
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引導學生系統學習公共空間設計的方法,熟悉領會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中對材料、工藝、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進而不斷提高公共空間的設計和運作能力。然而,現階段高校在公共空間設計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協同創新視野下開展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改革可以幫助改善公共空間設計教學,促進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的持續發展。
一、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育教學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優化的地方。首先,高校對公共空間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不明確。有的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型實用人才,有的將其定位為職業技術人才,教學目標的不明確導致學校的課程設置存在較大問題,對公共空間的專業教學要求過于籠統概括,沒有詳細確定具體的教學要求,教學缺乏個性教育和專業特色,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其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的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現階段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應該具有多元化的專業色彩,但是國內高校在公共空間設計教學中忽視了設計教學的本質特點,過分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技能教學,加之,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基礎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教學,忽視了設計教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僅僅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另外,公共空間設計教學還必須培養學生的設計管理和溝通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得到的實踐機會較少,與同學、教師針對設計進行溝通的時間也較少,不利于學生設計能力的綜合提升。
最后,學校的公共空間設計教學內容滯后,無法適應當下企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隨著人們對公共空間設計要求的不斷提高,企業對公共空間設計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對設計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當下高校在培養公共空間設計人才的過程中,由于缺乏正確的科學教育觀,在教學中忽視了將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相結合,使得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偏差,比如,當下企業在應聘設計人才時,尤其注重應聘人員對空間設計軟件的應用技能,并以某一軟件的熟練操作能力視為人才考核的主要標準,但是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雖然設置了軟件教學,但是學生往往只是了解相關軟件的基礎操作,并沒有達到熟練操作軟件的能力,進而使得學校培養的人才無法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需要。
二、協同創新視野下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改革的對策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協同創新要求創新突破多個主體,實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元素的深度合作。在高校公共設計教育教學改革中,協同創新的理念可以幫助高校更好的實施改革,推進高校、企業、政府等多個主體之間的深度合作,通過不斷提高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的人才素質,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專業設計人才。公共空間設計教學應該立足于社會、市場的發展需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教學出發點,從藝術素養、綜合知識、創新精神等層面培養綜合的應用型創新技術人才。
(一)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新時期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尤其應該注意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注重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培養應用型的技術創新人才為教學目標,更加提倡多元化的設計教學模式,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公共空間綜合設計技能。首先,教師應該創新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的教學方法,注重建立課題教學組織體系。通過對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教學模式的探索,不斷完善公共空間設計教學內容,結合課程教學階段目標,開展更加合理系統的課題教學,讓學生在課題的逐步推進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其次,注重因材施教,不斷完善學校教學管理體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公共空間設計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公共空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特點實施個性化教學。比如,可以通過實行主輔修制、提前修滿學分等彈性學分制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允許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專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不斷完善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的教學管理制度,吸收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才能更好的整合教育資源,推動教育模式的系統化、多元化發展。
(二)優化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為主,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獲得都是被割裂開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全面系統的理解和認識,為此,高校公共空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以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在專業課的教學中不僅注意對施工圖設計、設計管理和項目管理,而且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工作性質、工作程序的系統認識,讓學生能夠理解一個職業設計師必須具備的相關知識,進而向著應用型技術創新人才的方向發展。
應用型創新人才不僅需要專業學科知識,而且還必須具備相關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對于公共空間設計人才來說,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兼顧技術課程教學和職業教育課程教學以及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自己的特長,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完善學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從多方面提高公共空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改善師資質量,注重綜合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中,學校尤其應該注意不斷改善師資質量,加強綜合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具備公共空間設計專業知識能力,還應該具備教學實踐能力、信息素養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等。為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學校應該注意加強對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讓教師在教學中更了解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提高課程教學的針對性。
(四)營造創新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協同創新視角下培養公共空間人才尤其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在學校內部營造出協同創新的教學氛圍。首先,學校可以完善教學實施,建設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以充分發揮學校校區的教育功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場所。其次,學校應該注意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與研發機構、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場所,讓學生在校期間就有機會參與設計實踐,不斷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技能。最后,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完善的教學服務。
三、結語
在協同創新視野下高校公共空間設計教學必須創新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模式,依照市場和行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不斷改革創新公共空間設計教學,并通過提高師資質量、完善課程體系等方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專業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東.高校建筑人性化設計初探[J].上海建設科技,2008(02).
[2]鮑繼峰,傅榮華.高校教學樓內部交往空間的設計原則探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3]王樹國.乘勢聚力協同創新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
[4]李忠云,鄧秀新.高校協同創新的困境、路徑及政策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
[5]熊勵,孫友霞,蔣定福,劉文.協同創新研究綜述——基于實現途徑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