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黎 張輝(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武漢市群眾藝術館,湖北 武漢 430014)
?
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引入責任成本法探析
郭黎張輝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湖北 武漢430205;武漢市群眾藝術館,湖北 武漢430014)
摘要: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高速公路投資呈現“整體放緩、結構優化、定向發力”的新趨勢,這勢必會加劇高速公路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高速公路施工企業如何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挖掘獲利空間,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采用責任成本法是較為有效的途徑。本文在分析高速公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采用責任成本法的可行性,并提出實施責任成本法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速公路;成本管理;責任成本法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具有特殊性,存在工程量大、工期長和事務繁雜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評價考核是比較有難度的工作。目前高速公路施工企業對于成本管理的效果不太理想,較多環節存在因責任不明而出現成本管理粗獷的情況,嚴重侵蝕著本來就顯得很有限的利潤空間。從對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的分析來看,其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成本控制乏力。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需要高層領導的狠抓實干。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階段,施工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為了追求進度不惜花費額外的成本。高層領導在與施工人員進行交涉時,關心的更多的是工程進度。高層領導不重視成本控制,導致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為了追求工程進度而采用不必要的施工物料和施工設備,直接導致最終的施工成本居高不下。
(二)事前計劃不合理。
高速公路施工企業不太重視施工方案的訂立,或者對整個高速公路附近的地理位置等情況沒有清楚的了解便粗略地訂立施工方案。這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會發現施工方案低估了施工難度,施工方案得不到很好地執行。施工人員習慣依照經驗來處理問題,對于技術含量高、實施難度大的施工方案比較排斥。高速公路一直處于快速發展期,很多施工企業都在盡可能地趕工期,人為對施工流程進行調整,造成了很多額外費用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施工方案流于形式。而當臨時情況出現時,比如天氣惡化、材料漲價等,施工企業往往疲于應付。
高速公路施工工程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工期跨度大,在較長時間的施工過程中,難免發生臨時性的事項。施工企業由于對工程實際施工過程缺乏細致地了解,對施工具體過程缺乏更為細致的了解,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臨時性的材料需要,或者在較長的工期內材料出現較為明顯的漲價,這樣不僅會耽誤工期的推進還可能會造成實際施工成本超出預計。預算管理不僅要對主要的施工步驟進行資源、人力、財力等的分配,還要考慮到實際進展中可能出現的未預料狀況。很多高速公路施工企業事前的預算對具體施工考慮得欠周全,沒有設置較大的彈性,導致臨時性事項出現時,為了保證正常的工期推進,人為任意性現象較明顯。應對臨時性的材料采購和材料漲價等情況時,施工企業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成本。
(三)事中現場管理不當。
高速公路施工成本的重要部分是各種物料費,進行施工成本管理時,物料管理的效果將直接關系到工程最后的效益。同樣的物料重復進行多次采購,大大提高了采購成本。采購人員出于自身的利益,在采購過程中會偏向于選價格較高的物料,給施工項目帶來了很多額外的不必要的成本。同時,為了追趕進度,往往會購進先進的設備,而這些設備代價高昂并且在整個施工工程中起不了多大作用。
在正式施工過程中,工程物料的使用保管是非常細小而容易忽略的問題。很多物料比較特殊,沒有得到相應地重視。比如,水泥在現場由于堆放方式的不合理,長時間下來會出現結塊等問題而不能使用,鋼筋沒有與地面保持適當的距離而受潮生銹。物料現場保管的不妥善,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浪費,使得最終的施工成本處于失控狀態。
(四)事后考核追責不到位。
成本控制實施起來非常瑣碎,需要清楚界定相關部門各自的責任范圍,這樣才有利于調動大大的積極性,成本控制才具有可行性。高速公路施工涉及面廣,成本控制事項較為繁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沒有具體將成本控制責任分配到相應的部門中。這樣導致了各部門成本責任界限模糊,無法很好地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具體的環節中。施工企業最終匯總施工成本時,發現工程費用過高,不少費用的發生是多余的且找不到相關責任方,這就為施工過程中的物料設備浪費創造了條件。
從對高速公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看來,高速公路施工項目成本核算粗獷,關鍵原因在于成本管理的責任不明,導致最后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費用找不到責任方,這樣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速公路可以考慮采用責任成本管理方法,明確界定成本管理的各方責任,保證施工成本管控的具體落實。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高速公路施工項目采用責任成本核算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一)高速公路施工項目責任成本核算可行性。
1.高層領導重視。
隨著高速公路近十余年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網絡已經基本成型,施工企業之間單純依靠業務量來應對競爭已經非常不可取,先進的成本管理模式將會是新常態下的競爭力所在。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速公路施工企業高層也越來越重視對成本的管理。從有限的利潤空間中充分挖掘潛力,做好成本的合理管控,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愈發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
2.信息技術的發展。
責任成本法的實施需要及時匯總整個項目各個環節的成本信息,統一進行分類統計分析,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實現對數據的共享。信息技術的極大發展,按客戶要求來定制信息系統是很容易實現的。這樣的信息技術環境為高速公路采用責任成本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3.可預計性。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大致要經過備料、采購、拌漿、鋪路、碾壓、驗收和養生等程序,這些程序需要多少人力、水泥和鋼筋等,可以根據路段地理位置和距離長短進行初步計算,需要的成本費用可以進行較為詳細的預測。
4.可計量性。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施工成本包括人力、材料和設備等,這些成本費用都有明確的使用數據,不同責任中心產生的責任成本大小可以采用信息系統進行匯總核算。不同責任中心承擔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也可以按照一定合理的方法進行分配。
5.可控制性。
高速公路施工企業對于特定路段所需要的各種物料都有相對固定的量,路鋪多厚、剛才用幾根都是有依據的,責任中心的負責人需要對這些日常用量進行了解,并對匯總的結果進行分析,及時反饋使用情況,并對超過預計的費用及時查明原因,有效地對該責任中心的成本產生嚴格控制。
6.可考核性。
高速公路施工企業在施工之前需要針對實地勘測結果,編制施工方案和全面預算,并將總的預算費用分配到各個責任中心,作為實際用量的參考。在所有的工序完成后,依據各個責任中心將成本費用進行匯總,將匯總結果與預算進行比對,對不合理的差異進行調查分析,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考核追責。
(二)高速公路施工項目責任成本界定。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的成本內涵豐富,包括工程成本、期間費用、營業外支出以及賦稅。某一路段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以及施工設備都存在一個特定值,這些資源的消耗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避免人為的浪費造成工程項目成本的超標。這類屬于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范圍的工程成本就成為責任成本的組成部分。隨著項目的長時間推進,施工過程中會出現諸如材料漲價、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一些意外事件,這些成本都會影響到施工項目最終的成本。但這些成本是無法人為控制的,不能作為責任成本的內容。期間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可以按照各責任中心的成本費用情況對實際發生的期間費用總額進行分配,作為各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該責任中心需要對這部分期間費用進行有效管理。高速公路責任成本構成見圖1。
圖1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責任成本體系
高速公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某個環節的不到位就可能帶來成本的飆升。如果材料質量不過關,現場材料消耗就會增大;如果工程物料保存不夠妥善,事后會出現大范圍的損壞;如果施工安排不當,必然會造成窩工現象,導致人工成本和機械成本的停工浪費。在經濟新常態下,高速公路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水平將會大大提升,粗放型增長已經不利于相關企業的生存發展,有效控制施工全過程的成本將會是參與競爭的一個重要基礎。在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方面,不僅要從事前、事中和事后各個環節進行把關,更關鍵的是要分清責任,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避免出現“無政府”的混亂局面。高速公路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可以引入責任成本法,具體框架如圖2。
圖2高速公路施工項目責任成本管理框架
(一)劃分責任單位。責任單位是對成本發生情況的不同形式而進行的人為范圍界定,在該范圍內,責任單位負責人有權對成本的發生進行自主管理。根據高速公路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體制的需要,依據施工全過程中的責任層級,劃定責任單位。也可以根據高速公路施工項目的有機程序來界定責任中心,比如施工程序包括備料、采購、拌漿、鋪路、碾壓、養生,以這些工序作為一個責任單位進行管理具有比較好的可操作性。
(二)規定權責范圍。在高速公路施工項目中,被劃定為成本責任中心的,要明確規定其擁有的經濟權利和應該完成的經濟責任。各責任中心需要配備多少人員、物料和設備可以明確提出要求,正式施工過程中又要對這些資源的耗用負責,這樣才能從而充分發揮各責任中心進行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確定責任目標。責任目標是有關責任單位在其權責范圍內,預定應當完成的生產經營任務,是企業未來一定期間預期目標的分解與細化。施工企業按照層層分解、便于落實的原則,為各個責任單位分配一定的責任成本指標,以使各責任成本單位了解它們在實現企業總體目標上所應完成的具體工作任務。對于高速公路施工項目來說,劃定責任單位之后,要將預算在各個責任中心中進行分配,將所分配的預算額作為責任目標的基本參考值,隨著施工項目的開展可以針對具體情況對這該值進行適當調整。
(四)編制預算計劃。高速公路施工項目開展之前要對施工路段地理位置情況進行實地勘察,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以此為依據來制定整個項目的全面預算。根據各責任單位耗費人力、物力、設備等的用量情況,初步設定計劃的使用量。比如某一山路有多大坡度,需要多久完工,需要配備多少施工人員,施工人員每天的工資是多少,以及該路段需要鋪多厚,相應的需要多少噸水泥和鋼材等等。施工方案有利于施工的有序進行,而預算是各責任中心成本控制的目標,也是業績考核追責的重要依據。
(五)建立數據系統。要實現對施工過程中成本費用的及時管控和責任成本的評價考核,必須建立一套記錄、計算、考核、評價預算執行情況的數據信息系統。利用數據系統對各責任中心的成本費用情況進行跟蹤,及時匯總和分析各責任中心成本發生情況,并與分配的預算額進行比對,從而為評價、考核各責任成本中心的工作業績提供可靠依據,也能及時對不合理的費用開支進行調整。
(六)考評工作績效。為了保證責任成本管理的完整實施,在匯總分析各個責任單位預算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對它們的工作績效進行嚴格的評價考核,對成本管理有效的人員進行獎勵,對忽視成本管理造成施工資源極大浪費的人員進行嚴厲懲罰,從而提高各個層級人員執行責任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只有通過工作績效的考評,在及時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正確引導施工人員參與責任成本的管理,實現成本管理的及時性與有效性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董電濤.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月刊,2014,9:77-85.
[2]王盛恭.淺論高速公路施工成本管理[J].中國外資,2013,5:34-36.
[3]張詠梅,宋炳霞.我國目標成本管理與作業成本管理整合研究現狀[J].財會月刊,2014,9:85-89.
[4]黃箭星.淺析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成本管理[J].企業導報,2012,10:55-56.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86-02
作者簡介:郭黎,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武漢,出生年月:1973年7月,工作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準則、內部控制、企業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