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杰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董玉娣中學,浙江 寧波 315101)
理論與方法探索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田徑教學實踐探索
葉春杰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董玉娣中學,浙江 寧波 315101)
本文從實施中學田徑教學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結合新課改對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的客觀要求,從而探究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田徑教學實踐的具體思路。
新課改背景;中學;田徑教學;實踐
1.1 傳統中學田徑教學弊端影響學習效果,亟待突破
目前,在整個中學教學階段,各學校都開設了以田徑課程為基礎的體育課程。但是相對球類項目而言,多數學生對田徑教學缺乏興趣,因此出現了喜歡體育課,但不喜歡田徑教學的尷尬狀況。其次,當前中學田徑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缺乏創新融入,方法過于簡單。同時在教學內容上,過于恪守教學計劃和大綱,忽視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田徑教學亟待創新、融入、突破。此外,在教學考核標準的制訂上,過于依賴客觀數據,田徑教學活動與學生身體素質成長之間的銜接度不夠。最后,在田徑教學活動中,缺乏應有的師生互動,以至于教師對教學效果缺乏及時反饋,學生對教師和教學缺乏應有的情感交流。可以說,盡管傳統中學田徑教學活動經歷了體系化發展,但是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1.2 新課改要求中學田徑教學活動協調、創新開展
從2005年開始,我國基本上啟動了全面新課改教學計劃。通過將傳統的教學大綱革新為教學標準,正式開展教學創新。而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關于體育教學的標準中,著重強調健康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體育教學要結合運動參與、運動技能發揮、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適應社會等一系列目標來設置教學方法。因此,在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有效完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素質和適應社會能力等內容。而實施以健康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更是要求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對學生的健康教育。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無論是其中所包含的教學內容,還是初中階段教學的價值,都決定了中學田徑教學必須進行創新發展。
1.3 培養學生理念完善亟待豐富田徑教學元素
在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田徑運動占據最大比例。隨著當前我們對田徑教學的價值作用認知逐漸成熟,通過開展田徑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意志力、精神給予有效提升,而這正是當前素質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往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其更多注重的是競技田徑教育,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大多為反復跑步練習或跳躍練習等,從而使得中學生不想參與田徑教學。隨著學生培養理念不斷豐富完善,在中學田徑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從融入趣味元素入手,通過健身教學與娛樂元素的體系化融合,從而讓整個田徑教學活動更能適應和滿足學生學習、成長需要。
2.1 新課改要求田徑教學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有關中學田徑教學的標準中,其對學生健康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首先,針對以往田徑教學活動中,過于注重運動技術講解和動作示范等一系列特點,必須予以調整,要將教學過程與學生理解認知進行體系化結合。其次,針對以往田徑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教學量和教學強度這一問題,要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嘗試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最后,在田徑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要予以調整革新。將田徑教學的專業性、技能性與健康相融合,從根本上滿足新課程改革標準中的健康教育要求。
2.2 新課改要求田徑教學確保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以往田徑教學中的弊端主要表現為教學趣味性不足,影響力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以及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師生互動,教師對田徑教學的教學效果缺乏有效把控。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注重師生互動的有效融入,要將教學趣味性提升作為教學改革的突破點和切入點。因此,在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豐富,通過結合情景教學法、游戲元素法等一系列內容,從而有效解決傳統田徑教學活動中趣味性不足這一問題。
2.3 新課改要求田徑教學注重師生關系,完善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標準中,對師生互動有著較高要求,構建積極的師生互動關系,不僅是對師生關系調整的表現,也是將情感元素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客觀要求。同時,師生關系的變化調整,也能夠對整個教學過程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把控,從而有效改善田徑教學的效果。當然,在新課改標準中,對田徑教學的目標有著較高要求。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也是制訂教學方案的根本。而在新課程改革中,對整個教學目標有著較高調整要求,除了要求必要的身體素質培養外,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是整個田徑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無論是教學方案,還是教學內容,都必須充分注重融入完善的教學目標。
3.1 以綜合素養培養為基礎,關注學生心理素質健康
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綜合素養是當前田徑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要求。在田徑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身體素養,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完善的心理素質。例如,在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設置中長距離障礙跑活動,這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有效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心理素質。要通過對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的有效關注,從而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3.2 優化師生關系,增強課堂互動性
在新課程改革推動過程中,對課堂上師生關系處理有著較高要求。事實上,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增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和把控整個教學過程,形成準確、有效的教學反饋。因此,在中學田徑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充分注重對師生關系的優化和調整,通過積極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和意見,結合師生共同研討教學內容,獲取最真實的教學感受,從而實現田徑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
3.3 創新教學方法,融入多樣教學元素
影響中學田徑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與田徑教學的趣味性不足,因此想要有效激發學生對田徑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就需要從創新教學方法入手,通過融入多樣教學元素,從而實現田徑教學內容的豐富發展。例如,將游戲教學、情景教學法等一系列方法融入到田徑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田徑教學的同時,感受到田徑教學中所具備的樂趣,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參與田徑教學的良好的實踐。例如,通過采取小組分組跑步的方法,以各組的形式進行比賽,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而豐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元素融入,正是新課標開展的具體要求。
隨著當前教學理念不斷成熟,如今新課程改革正在完善推進。相對傳統田徑教學活動來說,其開展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興趣吸引,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等一系列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整個中學田徑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學體育教學作為整個中學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體系化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健康體質,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與鍛煉的運動意識和思維。
[ 1 ]唐曉光.淺析中學田徑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 J ].體育時空,2013(12):123-126.
[ 2 ]王澤雷.淺談中學體育教學的創新措施[ J ].課程教育研究,2014(18):75-79.
G807.3
A
1674-151X(2016)11-11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1.061
投稿日期:2016-09-30
葉春杰(1981—),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教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