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鈺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 412000)
?
電視晚會的視覺藝術表達
邢子鈺(株洲市廣播電視臺412000)
摘要:隨著電子技術的日益先進,電視事業也隨之快速發展。電視晚會節目的數量不斷增加,表現形式可謂是千變萬化。制作出一臺讓觀眾滿足的電視晚會,必須是符合大多數觀眾的口味,而視覺藝術表達水平的高低,是影響電視晚會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本文從主題、演出和收視率三個方面,探究視覺藝術對電視晚會的重要性,進而從畫面、色彩和文化三個元素中,闡釋視覺藝術是如何淋漓盡致地電視晚會中表達。
關鍵詞:電視晚會;視覺藝術;表達
最近幾年,多媒體技術發展的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特別是LED技術的普及使用,電視晚會在設計理念、設計方式和設備設施方面都用著空氣的變化。目前,電視晚會不再是單一的內容表達,更加強調的是視覺藝術化和節目多樣化的發展。符合晚會主題的視覺藝術,必將活躍現場的氣氛,增加人們的認同感,從而讓電視晚會獲得更好的社會口碑。
1.視覺藝術有助于渲染電視晚會的主題
每一個電視晚會都會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如:跨年晚會、中秋晚會、七夕情人節晚會等。視覺藝術有助于渲染和突出電視晚會的氣氛和主題。無論是現場的,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在美妙的視覺藝術分為氛圍渲染下,觀眾一下子就能知道觀看的是什么晚會。運用應景的大型歌舞作為晚會的開場節目,觀眾在一開場時就能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2016年的央視元宵晚會上,《東南西北鬧元宵》串燒歌舞作為開場節目就非常吸引眼球,絢麗的色彩沖擊,加上龐大的表演人群瞬間活躍了現場的氣氛,并且充分突出了當晚的主題?——電視臺春節元宵晚會。
2.視覺藝術有助于推動電視晚會的演出
電視晚會是由各種各樣的表演節目組成的,如:歌曲、舞蹈、小品、魔術等。因此,表演節目質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電視晚會是否成功。當然,表演的節目是否符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口味,是衡量電視晚會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除開節目本身的性質外,良好的視覺藝術是輔助節目表演成功的條件。因為電視舞臺的藝術設計能夠為表演節目,給予一些必要且適合的空間和支點。某些舞蹈、歌唱需要切換不同的背景、結合不同的設備,配合不同的燈光,從而營造一個與節目相符合的意境,這些都是屬于視覺藝術的范疇。例如:在2010年的《情系玉樹,大愛無疆》的央視抗震救災募捐晚會上,電視舞臺運用了大型LED技術的藝術設計,把視線影像和現場情況完美地結合為一體,淋漓盡致地再現了那驚心動魄的情境,展現了當地人民重建家園的決心和魄力。通過最為樸實和直接的方式,震撼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的心靈,把整個抗震救災籌款晚會推向了高潮。
3.視覺藝術有助于提高電視晚會的收視率
伴隨著日新月異的電視技術,在電視晚會上各種高新技術層出不窮,特別是利用視覺藝術設計,呈現出一系列吸引觀眾眼球的畫面和場景,通過活靈活現、激情澎湃的表演節目,讓觀眾感受電視藝術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例如:201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全方位的LED多媒體背景設計讓人嘆為觀止,通過兩側舞臺背景的切換,形成一個類似于3D的舞臺效果,牢牢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視晚會的收視率。與此同時,在歷史悠久的電視晚會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某些相對穩定的藝術風格,例如金碧輝煌、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主要在頒獎晚會上呈現,而建黨建國等電視晚會則大多數使用意味深長、脫俗優雅的藝術風格。綜上所述,視覺藝術對電視晚會的重要性,它將有助于電視晚會收視率的提升。
1.追求動感的畫面
綜合大多數的電視晚會來看,歌曲、舞蹈、小品、魔術等幾乎構成了電視晚會的主要表演節目,換而言之,這些表演節目組成整臺的電視晚會。讓人記憶猶新的是,楊麗萍以登峰造極的舞蹈技能演出的《孔雀舞》,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柔軟的身軀身姿,無不讓人感到驚訝。關于歌曲類表演節目,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些年,大型電視晚會上已經很少出現獨唱和二重唱的表演形式,更多的是串燒歌曲、歌唱伴舞、樂器伴奏等。表演舞臺的逐漸擴大和舞臺設備的不斷更新,讓歌曲類節目有更加豐富的資源,充分展現其動感魅力。例如,2016年浙江衛視春節晚會上,香港歌手郭富城表演的《動起來》和《就是孫悟空》歌曲類節目,就是MTV的現場在線版本。觀眾在聆聽郭天王富有激情的演唱時,還能欣賞到伴舞演員富有活力的舞姿,結合舞臺的色彩沖擊,載歌載舞的動感畫面讓人不由自主地跟隨著一起舞動起來。
2.追求絢麗的色彩
電視晚會空間的擴大為視覺技術的表達提供了基礎支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場地空間有1983年的不到600平方米,如今擴展到1700多平方米。舞臺面積的擴展不僅可以向觀眾提供更多現場觀看的機會,更有利于舞臺視覺藝術的表達,使用“海陸空”全方位的動態燈光,加上LED動感靈現的多媒體技術,營造出一個絢麗多彩、富麗堂皇的表演舞臺。電視晚會主持人的服裝更是成為新型大眾話題。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審美觀念的轉變,讓人們對藝術與美的追求更加嚴格和苛刻。基于此,無論是表演的演員,還是節目的主持人,他們的服飾都是進行層層篩選才能最終確定,并且出現越來越舞臺化和演出化的趨勢。
3.追求文化的傳承
隨著電視晚會各種硬件和軟件的不斷發展,晚會舞臺已經實現了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從靜態到動態的轉變,從單層次到多層次的轉變,形式各樣的色彩美、繪畫美、建筑美在這里已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拿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來說,龍年的盤龍柱,馬年三維片頭中金色的駿馬,這些視覺藝術的象征,無不激起中華兒女內心的情感,讓人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復興,從而產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可見,電視晚會視覺藝術的表達能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宮正勤,李少春.談電視晚會中舞蹈的電視藝術感處理——從央視馬年春晚看舞蹈錄制的新理念[J].影視制作,2014,11:78-81.
[2]田敬改.新技術條件下電視晚會舞臺創作的新觀念[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04:84-88.
[3]肖靜.視覺色彩沖擊力對電視受眾的影響分析[J].當代電視,2015,09:25-26.
[4]王德君.淺析當下大型電視晚會奇觀化現象[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