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6)
?
現代音樂作品《一杯美酒》中的情感因素*
王麗娟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16)
摘 要:本文主要從藝術審美學的視角來研究現代音樂作品演唱特點,探討在藝術審美學視域下的現代音樂作品演唱新形態,為現代音樂作品演唱提供新的借鑒。文章旨在以現代音樂作品演唱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為研究對象,研究如何運用恰當演唱技巧為表情達意服務,從而讓更多的人提升演唱水平。
關鍵詞:現代音樂;情感因素;演唱技巧
《一杯美酒》是由艾克拜爾作詞,戴宏威編曲的新疆維吾爾族現代音樂作品,以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杯酒為素材,其音樂民族性強,以新疆維吾爾族特有的切分節奏為主要節奏型,因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博得了眾多歌手及聽眾的喜愛,并廣為傳唱。現代音樂作品《一杯美酒》由此展開藝術想象力,將世間本就十分美好的男女情感用幾句通俗易懂的語言直白道出。
(一)現代音樂作品處理的重要性
準確處理并表現一首美聲作品是現代音樂作品的靈魂和生命,它需要演唱者對作品本身做正確的理解和二度創作,使其形象能還原作曲家的初衷并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在美聲演唱中培養歌唱者的表現與處理作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用情感引導聲音
一部完整的作品從開始到結束都離不開情感的配合和烘托,這也是各類音樂作品廣泛流傳的原因。主要體現在歌詞、演唱方法和曲調這三個方面。首先,從歌詞方面來說,歌詞是直接表達作者感情的,它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有不同的產生方式和發展歷史。由于地域不同,產生了許多自己民族獨有的詞語,如咿呀阿黑、阿拉、得兒等,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詞匯,使本民族的現代音樂作品更具特色。其二,是演唱方法。不論多么優美的旋律,最終是通過極具個人特色的演唱才能被人們真正接受,由于種種地域的限制,各個民族間就形成了屬于本民族的特色,具有濃厚的民族感情。最后,是作品的曲調。由于地區的不同,作品的曲調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因而各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通過聲音表達情感
無論情感是歡樂或憂傷,是明朗或沉郁,都需要一定的載體將它體現出來,這就需要加強對聲音的關注。沒有聲音的出現,感情也只能夠停留在紙面上,而無法得到感知。情通過聲去表達出作品的情感,觀眾需要可以帶給他們感情上形成共鳴的歌聲,而不需要毫無情感可言的聲音。因此,演唱中,歌者須對作品的思想感情進行認真理解與深刻體會,并將自己融入作品感情之中,通過嫻熟的歌唱技巧,用聲音將作品的神情表達出來,從而引起欣賞者的共鳴。
(二)現代音樂作品情感處理的途徑
1.處理現代音樂作品速度與力度
(1)速度處理
現代音樂作品的速度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應遵循作曲家的意圖。如譜例1:

要保持在每分鐘80拍的速度左右,演唱時其實并不能像節拍器那樣均勻擊拍,要有對比和變化,速度上應要有疏密。作品中,不能反復使用漸慢或自由延長的速度處理,否則作品就顯得過于散亂。
(2)力度處理
作品演唱力度的強、弱和音樂意境及反映的現象、思想感情是相關的。所以,在處理作品時,就應遵照作品的力度記號順暢的表現,恰如其分地運用聲音的力度來表現。
2.處理現代音樂作品的旋律特征
旋律是音樂橫向美感的標志,中國人的聽覺習慣是這首作品是否有一個好聽的旋律,這在作品處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把本來就很美的旋律運用自己深厚的演唱技巧使現代音樂作品旋律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旋律是表現音高配置的關系,或高亢、或低沉、或激情、或婉轉,這些因素都是打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有一個美妙的旋律。但是現代音樂作品的旋律也是根據音樂形象的需要創作的,或級進、或跳進,旋律有水平發展、上升式發展、下降式發展、還有波浪式發展。如譜例2,《一杯美酒》第一句五度跳進,表現自己愛情的喜悅。

3.處理現代音樂作品音色與韻味
現代音樂作品音色的處理,既是現代音樂作品感情的需要,也是音樂表現的需要。采用虛中求實、虛實結合、暗中求亮、亮暗適度的歌唱音色比例調整表現現代音樂作品的旋律線條和優美的律動感。
4.處理好現代音樂作品表情記號
作曲家為了表達特定的色彩或演唱特點,會在作品中加上合適的表情記號、術語等。作品中的記號和術語,對于處理作品也是重要的依據。如譜例3中下滑音記號應處理得當。譜例3:

譜例4:

對于曲譜上沒有標出任何記號和表情術語的作品在處理時應根據音樂內容恰如其分的處理。因為各種記號和術語都蘊藏在音樂之中,需要歌唱者充分了解作曲家的意圖,自由地發揮、盡情地歌唱。
歌唱技術是歌唱表現的基礎。“藝術即技術”具備過硬的歌唱技術才能更好的在舞臺上表現作品,雖然前序工作都做的很好而沒有扎實的技術是不行的。“力不從心”的根本原因就是歌唱技術不扎實。在這之外還應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外,各種文化修養,綜合藝術修養以及音樂理論知識。這樣才能讓精湛的技術技巧在舞臺表現中得以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意何.音樂表演藝術的創造性思維及培養[J].中國音樂學,2008,01.
[2] 郭建民.20世紀20-60年代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J].音樂研究,2002,01.
[3] 楊易禾.意境--音樂表演藝術的審美范疇[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04.
*基金項目:2016年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德彪西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對陜西歌劇的影響研究》研究成果;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中國五聲性調式的CRP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