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榮
?
淺談建筑業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劉桂榮
摘要:隨著我國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筑業“營改增”已是大勢所趨,“營改增”涉及到建筑施工企業的上下游企業鏈,對建筑業的發展影響意義重大,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深刻領會理解稅收政策,規范實務操作,避免涉稅風險。
關鍵詞:建筑業;營改增;建筑施工企業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簡稱“營改增”)自2012年實施以來,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展,解決了眾多企業納稅的難題,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但是,經過測算,如果在建筑企業中實施“營改增”,企業的稅負會出現比原來增加的現象,給建筑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困擾。現筆者本文就國內建筑企業現狀分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內部管理帶來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
(一)對建筑施工企業稅收管理的影響
1.扣繳義務人發生了變化。改革前,建筑施工行業以總承包為扣繳義務人,工程實行總承包、分包方式施工的;改革后,不再執行總包為扣繳義務人的政策,總包方和分包方都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納稅地點發生了變化。改革后,建筑企業向企業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不再像應稅勞務發生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3.稅率發生了變化。改革后,按11%的稅率征收,而改革前,建筑行業稅率實行的事3%的稅率。另外,改革后建筑行業在納稅期限、發票取得管理、納稅申報等方面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總體稅負的影響
1.砂石、土方、混凝土等材料無法取得進項票導致建筑施工企業稅負增加。以筆者所從事的河南蒲源建設集團下屬子公司河南蒲源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施工現場材料來源方式很多,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難度很大,有的工程施工材料、設備是由施工單位采購,施工企業采購零星輔材,如果是采用這種方式,施工企業取得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減少,從而增加企業稅負;而有的工程材料、設備則是由甲方提供(甲供材料),這種承包方式也無法取得進項稅額進行抵扣,導致企業稅負增加;還有的工程項目處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采購材料相當困難,而且供應商比較分散,如采購磚、瓦、砂石料、土方等,基本是由個人或者個體工商戶、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取得可抵扣的專用發票困難,從而導致施工企業實際稅負增加。
2.勞務成本取得專用發票困難,從而增加企業稅負建筑工程人工費約占工程造價的30%-40%,而且勞務費用主要來源于勞務公司或者零散的農民工,如果同建筑業一樣采用11%的稅率,則沒有進項稅額可抵扣,勞務公司,勢必走向破產,或者將稅負轉嫁到施工企業,從而導致施工企業的稅負增加;另外,農民提供的零星勞務費,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抵扣進項稅額或者由個人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勞務發票,這樣也無法抵扣,增加建筑施工企業勞務成本方面的稅負。
(三)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會計的影響
1.對資產總額的影響,由于建筑施工企業購置的材料、資產,需要按抵扣后的金額入賬,資產總額會下降。
2.對收入確認的影響,改革前,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合同收入中包含營業稅,改革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合同收入中不包含增值稅,從而減少收入金額的確認。
3.對會計核算的影響,改革前,營業稅列支“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會計科目,改革后,則需要在“應交稅金”會計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進行會計核算,為詳細核算應繳納增值稅的解繳和抵扣的情況,企業應在“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下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減免稅款”“銷項稅額”“出口退稅”等專欄。
(四)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投標工作的影響
1.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對投標工作也帶來較大的變化,《全國建筑工程基礎定額與預算》的部分內容將進行修訂,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招投標的概預算編制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將使建筑企業投標工作變得更為復雜,改革前,如投標中的防腐保溫材料、設備等直接成本中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在實際施工當中,有多少成本費用能夠取得進項發票,在編制投標預算時是很難精確預測的;改革后,如果編制投標預算時合同總價中包含增值稅,而增值稅有屬于價外稅,在投標預算如何編制,需要統一規范。
3.企業實際投標中,一些隱蔽工程價格如何確定,有多少成本能夠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這些也將給企業投標工作帶來很大的預測難度。
(五)對建筑業競爭力的影響
建筑也改征增值稅后,將對企業規模帶來較大影響,對企業信用評級等也帶來影響,如2014年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收入6810.48億元(7名)、中國鐵道建筑公司5886.91億元(11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收入5604.44億元(13位),如果營改增,扣除11%的增值稅后,排名預計下降到10位、13位、14位。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營改增短期內對企業競爭力產生一定的影響。
1.大力開展學習和宣傳,并培養稅務人才,做好稅收籌劃。首先,從企業實際出發,認真研究新政策的相關規定,增強員工的認識,培養員工索要發票的意識確保稅制改革后企業能夠熟練操作。其次,根據稅收優惠政策的規定,根據建筑企業業務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核算方式來計算稅率,從而避免出現計稅過高增加企業稅負的問題;第三,利用延遲納稅的政策,建筑企業在項目建設中通常是采用墊資的方式,在此過程中已經支出了相當的費用,此時納稅會進一步增加其負擔,通過延遲納稅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稅負增加的不良影響;第四,采取合理退稅的政策,在不對國家稅收造成影響的前提下,稅務部門可以通過即征即退的方法對建筑企業進行補貼,從而達到降低建筑企業稅負的目的。
2.夯實企業管理,規范企業運營。營改增后,對建筑企業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要從公司組織結構及經營模式等做出相應調整,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轉包、分包、掛靠等經營方式更容易形成監督,從而使建筑施工行業更加規范。
總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對建筑業而言,“營改增”建筑企業只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積極應對,才能平穩過渡,甚至可以利用這次機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打造企業管理升級版,增強競爭力,從而獲得新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林雯.淺析建筑企業營改增的應對措施及稅收籌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8).
(作者單位:河南蒲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