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彭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MOOC翻轉課堂等全新的教育方式迅速嶄露頭角。對傳統的高等教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與過去相比,這些教學方式的確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其本身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如能探索一種將兩者的優勢相互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必將取得更加理性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MO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也迅速提高。這必然對現在的高等教育課堂教學產生巨大的沖擊,當前,各高校在提高信息化教學方面的軟硬件投入不斷加大,這進一步促進了信息化教育在大學課堂的普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各種嶄新的在線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如慕課、翻轉課堂等也應運而生,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學者及一線教師的關注。
1 MOOC的興起及其優勢
MOOC興起的時間并不長,一般認為,MOOC這一術語由布賴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戴夫·科米爾(DaveCormier)提出,后用于西門思和斯蒂芬·唐尼斯(Stephen Downes)于2008年合作開設的一門大型網絡課程“關聯主義學習理論和連接的知識”隨后,MOOC在全球范圍得到快速發展,并引起了各國高等教育界的關注。
與傳統教學相比,MOOC的優勢在于學習方式方法靈活,學習者可以不受時間及空間的約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展開學習,并可以更有效的分配學習時間,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學習動力是促進學習的關鍵因素,而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的關鍵。學習者可以在慕課平臺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自由選擇任何科目進行學習,這勢必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的在線社交平臺,以便于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以及便于學習者之間進行交流,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能夠持續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 翻轉課堂的興起及優勢
翻轉課堂(Flipping Classroom,也譯作顛倒課堂)是一種新出現的課堂教學方式,起源于美國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這兩位化學老師,他們將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而受到關注。至2011年薩爾曼·可汗(Salmankhan)創辦的可汗學院才使網絡教育開始引人矚目,并逐步受到了全球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傳統教學模式更多注重的是輸入過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忽略學習者的差異和個性需求,學生的課堂自主能動性欠缺,學生質疑、批判、探索和創造力均受到壓制;翻轉課堂秉持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效地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習內容的強制性,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作為學習成果檢測、知識鞏固的平臺,為課堂師生互動交流,生生協作學習預留了富足的時間,在提出疑惑、陳述觀點、互助競爭中,學生語言表達、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主動學習。但由于理解力的差距等原因學習者個體間必然會產生差異。理解力強的學習者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學習。但理解能力相對較低的學學習者要充分理解同樣的學習內容可能需要付出幾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在傳統的課堂上,有限的課堂授課時間內,即便是存在疑問的學生也不可能隨時打斷教師的授課而進行提問。而翻轉課堂的優勢恰恰正在于此,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不止一次地觀看教學視頻、教材等學習資料,對于不明白的部分可以反復播放,并從中發現哪些內容是自己真正學習上的問題點。而教師可以在課堂授課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這部分問題進行講解和說明。同時,課堂上以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協作地完成教師提前布置的任務。通過這些課堂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學習者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 MOOC與翻轉課堂存在的不足
現有的MOOC的教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線學習中學習者的高退出率和低參與率一直是廣泛存在的問題。以英國開放大學為例,2010年畢業率僅為22%;美國遠程教育的輟學率約為70%。如何能保證在長達數周甚至數月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持續保持學習的興趣是一個關鍵性的難點。另外,MOOC平臺上一名教師面對成千上萬的學習進行授課,如何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差異型教學呢,盡管存在課程論壇等在線社交平臺,但是這也無法保證每個學習者都能夠得到教師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就有可能導致學習者的孤立,反而打擊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同樣,在翻轉課堂中的知識傳授也是以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的方式為主,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學生借助教材、參考資料,以及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通過教學平臺與教師或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完成這一系列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但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于依賴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和指導,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加之網絡上的誘惑因素眾多,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單純放任其電腦前進行獨自學習,極有可能使其迷失學習的方向,誤入歧途。
因此,針對于當前的情況,應當考慮建立一種將MOOC方式與翻轉課堂方式中的優勢部分相結合的混合式的教學方式。所謂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mi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樣不僅有效避免了過分強調網絡學習環境的應用而忽視課堂教學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有效的解決過分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弊端。
采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混合方式中的課堂授課過程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孤立感。由于課堂上交流時間有了充分的保障,每名學生都能接受到教師的有針對性的差異化指導。
2)混合方式的課堂授課過程可以有效防止學生的由于惰性而產生的逃避學習的行為?;旌蠈W習方式采用任務驅動、小組討發表,課堂小測驗等有效的課堂授課活動,能夠避免學生的逃避學習的問題。
3)課堂授課過程中的小組協作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影響,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通過進行組間互評不僅刺激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牢固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
4 結論
MOOC和翻轉課堂的興起對傳統教學模式而言都是一次顛覆性的變革。這不僅給傳統的高等教育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高職教育應努力抓住這個契機,積極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的轉變。但是,如果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必然會使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基于MOOC和翻轉課堂模式相融合的混合教學方式,才能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機統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2012(3):32.
[2]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4(8):11.
[3]韓麗珍.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的瓶頸及路向選擇[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2):41-44.
[4]劉永權,牛健,李瑩.國內外遠程開放教育輟學研究之比較[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5):59-66.
[5]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4(3)、(4):1-6.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