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力雄
?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優化
謝力雄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角度和價值取向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下,加強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和優化,可以強化這一工作內容的重要性,通過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的建設、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內部控制的監督等方式,同時建立起高素質的管理隊伍,更好地實現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優化工作。本文就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互聯網在生活和工作的普及,使其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同時發揮出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ヂ摼W在社會各行業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具有信息傳遞較快、資源共享等化特點,使得互聯網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也為互聯網+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一行動計劃的首次出現,是在去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由李克強總理提出的,隨后國務院頒發了相應的實行指導意見。互聯網+模式的興起,使各個行業都產生了一種新的形態,當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制度方面的優化工作與互聯網+相結合,無論是從制度優化設計的重要性方面,還是管理制度的實施方面,互聯網都從原來的輔助地位轉變為主導地位。同時也引導我們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模式下,形成一種更具創新性和多元化的思維模式,來思考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優化工作。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所需的專業型人才的重要場所,需要緊跟時代、社會的發展變化進行各方面的調整;尤其在今天這種互聯網+模式的熱潮中,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需要考慮到時代、社會、院校包括對學生的影響等方面。對于財務管理制度的管理工作的設計優化,有著極強的重要性。
在國家相關法律條文的支持下,高職院校作為法人一方,對其進行資金的投入,從傳統的國家財政撥款模式,逐漸豐富至目前的可以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即在國家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合理地吸引社會企業單位等對院校進行多渠道的資金投入;這意味著院校的設備設施逐漸趨于完備、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得而更加良好、教學的師資力量更加雄厚。
1.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一般都是由中職院校升級或多院校重組而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學校的規模、制度都狀態逐漸趨于穩定,相應的資產數量逐漸增多,因為存在著籌資方式的多樣性,社會方面對高校的資金投入會有所增加;隨著高校教育政策的改革,原有的“報賬型”的小財務管理模式早已落伍,不適用于目前的電子信息化時代,與高職教育的發展初衷也不甚相符。所以說優化現有的財政管理制度,明確財務管理的目標,開展符合高職院校特色的財務管理工作,對高職教育的發展有著極強的適應性。
2.增強抗風險能力的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多模式的籌資方式不斷涌現,比如校企合作、銀校合作等,為高職院校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在發展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兩方面;對高職院校的投資,具有較長的回收期特點,比如在高校貸款方面,本身就存在財務危機和個人腐敗等風險,若不以嚴格、完善的制度加以管理,甚至會出現負債的現象;然而這又是一項風險與收益并存的項目,所以加強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優化,利于更好的管理財務工作,同時減少高校在發展中存在的風險。
3.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的需要。由于高職院校本身的自主權在不斷地擴大,相應的辦學活動在經濟上就出現了較為復雜的局面;面對新時代下出現的新問題,如何解決是眾多高校需要重視的課題。基于這樣的現狀,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資金方面的管理,對相應的制度進行適當的修改與優化,做到合理、合法,并且科學規范、高效有序地執行該制度,滿足內部管控監督的需要。
1.創造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因為高職院校在施行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良好的管理環境,主要影響來源為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為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促進院校的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提高,需要財務管理環境進行一定的改善。一是領導的關注,要充分意識到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為財務管理工作創造條件,為財務人員排除相關的不利因素,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原則性和公正性;另外要加強對財務資金的集中控制,注重低投入高效益的觀點,設定具體的評級體系,激發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二是做好外部的溝通與協調,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財政、稅務、銀行等方面的監督與指導,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方面的人員做好相應的溝通與協調,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外部管理環境之一;同時高職院校也要做好相應的外部交流活動,比如開放網絡平臺,積極展示院校風采、特色,以更好的吸引社會資源入駐,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與社會企業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兩者的合作,為高職院校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第一,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完善責任制度,要求財務相關人員簽訂責任狀,使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經濟責任,當出現某一問題或事故時,我們可以找到相應的責任人,培養管理全員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進而降低財務管理工作的風險率。第二,建立并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在教學活動開展前進行相應的資費預算時,一定要立足根本從實際出發,進行科學有效的預算,實現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堅持“二下二上”的原則,即:全校上下密切配合,上下互動,民主決策,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第三,建立并完善資產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政策,對提高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和制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可以對完善財務相關的各方面制度,并且根據相應的工作規范進行審核、責任驗收等。
3.加強內部控制監督。良好的財務管理水平離不開內部合理有效的控制與監督,在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還要建立起相應的審核、稽查部門,更好地落實控制工作,并且這一審核部門需要具有較高的獨立性,保證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校領導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在人員的選用上,要選擇級別較高的領導,因為職位越高其可以審計的范圍就越廣泛,從而可以更加全面的實行管控。另外還要建造起高素質的財務團隊,因為較高的專業素質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帶來更好的效果,與最終的財務工作質量有直接的關系。
互聯網+時代下,對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設計優化,需要在做好基本的制度設定的同時,合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資源;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予以實施;同時要注重對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和加強,以更好的實現財務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朱良安.互聯網時代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7),153-154.
[2]蔡亮.基于信息化建設視角下的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5,(22):188.
[3]周海鵬.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實施信息化建設探討[J].科技傳播,2015,(14):86,83.
作者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