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摘 要:長期以來,中學歷史課都不被學校和學生重視,這給教師傳授歷史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帶來了諸多不便。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給我們中學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要求。作為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扭轉歷史學科不被重視的局面。
關鍵詞:轉變;改變心態;提高素質;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31
歷史是維系一個民族存在的重要條件。忘記歷史,等于背叛。國內史學教育專家趙亞夫先生認為,“歷史教育既是綜合的人類文化的‘傳承者,又是人類文化的‘解釋者。歷史教育能夠幫助人們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釋人類的文化影響與真諦,培養人們共同生存、共同發展的態度。”章士釗說:“滅人之國先去其史。”歷史的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可是,在當今的社會中,曾經作為中學不可缺少的歷史課,現在逐漸被邊緣化了,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副科”。歷史課越來越不被重視,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教育界和歷史學者的深思。歷史課那么重要,現在為什么不被重視,新課程下中學歷史教師又該怎樣應對,才能扭轉歷史學科不被重視的現狀?下面就這些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歷史課不被重視的原因分析
現行的歷史課程標準規定歷史學科是中小學生必修的學習科目,并作為中高考科目之一。既然歷史課這么重要,為什么就不被重視呢?
首先,是社會環境。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十億人民九億商的社會大環境之下,地方一些主管領導急功近利思想泛濫,產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的極端認識。認為歷史等在社會生活中不能直接創造經濟價值的學科,都是副科,屬于沒用的科目。在這種思潮的毒害下,歷史教學在中學階段普遍沒有得到重視,甚至,一些農村中學,課表上雖然也列了歷史課,但實際上卻被語文、數學等所謂的“主課”侵占了。
其次,是歷史課的自身特點。第一、歷史課程知識點多,背誦量大,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學生喜歡歷史,但學不好它,慢慢就對歷史失去了興趣。第二、歷史課教學內容與現實距離太遠,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情感上很難形成共鳴,容易使學生感到歷史課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生沒有了學習歷史的興趣,自然就不會去重視歷史科目。
最后,是考試制度。在今天應試教育仍有很大市場的教育界,歷史學科在中考只占很少的分數,而且還是開卷,基本上對學生的升學影響不大。因此,學生的主要精力都在學習語數外物理化學,為了升學,學生也就更不重視歷史了。
二、新課改下,改變中學歷史教學現狀的對策
隨著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歷史學科的教學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課改將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放在突出位置,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自主參與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一)社會要重視中學歷史教學
教育主管部門要重視中學歷史教學,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地位;有影響的歷史教育學者要多關注初中歷史教學,深入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來,提供切實的幫助;有影響的歷史報刊雜志要多關注初中歷史教學,給初中歷史教師提供發表文章的平臺。
(二)提高歷史教師的整體素質
1.歷史教師要改變教學心態。要改變“副科”心態,樹立對歷史學科信心。要相信歷史學科在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乃至國家民族的發展中都是不能缺少的社會學科。只有歷史教師自己真正重視起歷史學科,別人才會重視。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激情洋溢,用語言和行動去感染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2. 歷史教師要提高教學理論素養。教育理論是教學實踐的指南,教育理論學習對于歷史課堂教學有很強的指導作用。無論要理解和接受新課改的理念,還是要完成新課改的目標,都需要教師自身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一句話,進行新課改教學必須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支撐,否則那樣的教學就不是新課改教學。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準備一桶水。歷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豐富的內容,是最能啟發學生思考的一種教育。教師的教學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個人自我學習、充實、豐富、提高的過程。
3.歷史教師要提高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面對新課改,歷史教師要努力鉆研業務,充分備課,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創設歷史情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做到教師引導師生互動,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可以利用各種如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多媒體設施,變枯燥無味的說教為直觀生動的展示。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等特點,學生身臨其境感覺,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還可以教一些如順口溜的記憶方法等。
4.歷史教師要重視教研活動,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合作。教研活動是教師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近幾年省教育廳搞的遠程教育培訓非常不錯。通過網絡培訓能和其他地區的同事和專家進行直接交流。通過交流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而言之,歷史學科是一門關系民族興亡的社會學科,我們每一位歷史教師都肩負著歷史的重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歷史教師們的心聲。我相信,通過我們全體一線歷史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會讓歷史學科重新煥發光彩,收獲更加美好的明天。